白衣庵新居 其四

白衣庵新居 其四朗读

已穷投食计,又乞买茆钱。意怫西风苦,情深乡月悬。

竹声喧枕畔,椰叶到庵前。亦是浮生事,焚香莫论禅。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朗读
()

猜你喜欢

爱此倚栏杆,谁同寓目閒。轻阴弄晴日,秀色隐空山。

岛树萧疏外,征帆杳霭间。予虽江上老,心羡白云还。

()

一派平林阔。骑森森、银枪玉帐,了非英物。身世芒鞋太辛苦,晚踏战场深雪。

刁斗外、群鸦啼绝。宛转桑乾留不住,喜行山、北去环宫阙。

()

翠辇间关道暍时,摘来玉手似嫌迟。唯应割食甜於密,不记南方贡荔枝。

()

月桂奚自植人间,疑是嫦娥仙掌颁。高枝未许寻常折,留映上林供客攀。

()

霜落吴江,万畦香稻来场圃。夜村舂黍。草屋寒灯雨。
玉粒长腰,沈水温温注。相留住。共抄云子。更听歌声度。

()

云帘雾箔隔仙都,八月天河见玉肤。忆自二郎相别后,素娥无梦碧鸾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