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去常常恋此情,明开道眼博浮名。几年便可悬金印,万里真难走玉京。
御苑柳阴随地绿,琼山海色照人清。丹黄烂熟循良传,岂谓匡时计未成。
莫炯心走都门三载谒诠部考选得官归琼海过别诗以送之且讯诸社好 其一。明代。释今无。别去常常恋此情,明开道眼博浮名。几年便可悬金印,万里真难走玉京。御苑柳阴随地绿,琼山海色照人清。丹黄烂熟循良传,岂谓匡时计未成。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雨中问讯金沙。宋代。杨万里。金沙道是殿群芳,不道荼蘼输一场。十里红妆蹈青出,一张锦被晒晴香。只须旧荫已无暑,更走新条如许长。若恨昨朝来草草,夜来风雨更禁当。
题黄孝女刲股愈疾卷。明代。郑岳。儒门白晰女,婉娈发垂眉。念父远行役,独与母相依。母病困床褥,家贫莫致医。尝闻昔人言,股肉乃良剂。顾念此微躯,本是母所遗。一死尚可捐,何惜方寸肌。磨刀试割取,肉断血淋漓。一念格彼苍,神物阴护持。母疾亦良已,族里惊且悲。末俗好奇诡,昌黎深致讥。此女出贞性,于世无所希。亲疾不尝药,愧死世间儿。
游郤家泺二首 其一。元代。赵秉文。山崦人家半夕阳,倚墙争看骑红妆。野泉自入他州界,古碣犹存旧姓乡。蛇出庙壖神古柳,牛寻沙泺憩柔桑。蝉声抵死催归骑,辜负亭阴一枕凉。
试墨三首 其一。宋代。陈著。元圭珍重镇书房,紫石磨来滃墨香。老去苦无閒著述,以分寸计□时长。
秋思七言八首。元代。方回。早遇鹤山先生子,晚登和义郡王门。静翁道翁两知己,恸哭新坟接旧坟。
栽培本不仗东君,自制青袍自着身。独为骚人留一席,能含芳气占三春。
花开陌上无名字,绿到天涯有泪痕。趁此韶光归采药,野心久已厌红尘。
幕中淩君子伟,咏春草有“旧梦南朝葬美人”句,喜其新警续成三律 其三。清代。张洵佳。栽培本不仗东君,自制青袍自着身。独为骚人留一席,能含芳气占三春。花开陌上无名字,绿到天涯有泪痕。趁此韶光归采药,野心久已厌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