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上踏雪声,如行深木叶。惊起梦中人,忆得山上别。
辽海舟中 其二十六。明代。释今无。蓬上踏雪声,如行深木叶。惊起梦中人,忆得山上别。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暇日独处寄鲁望。唐代。皮日休。幽慵不觉耗年光,犀柄金徽乱一床。野客共为赊酒计,家人同作借书忙。园蔬预遣分僧料,廪粟先教算鹤粮。无限高情好风月,不妨犹得事吾王。
老鸦关。清代。田榕。匹马重嘶尾洒驿,漏天不漏见初日。夹衣当暑昼生寒,榾柮炉头不敢出。栈道凌空石磴悬,画图到处有攀缘。老鸦关上鸦飞绝,两角孤云一握天。
青桐道中值雨凡数里舟行久之颇有江湖之思二。宋代。张耒。冥冥烟外鸟飞归,野老得鱼收网回。隔浦断霞沉欲尽,半弯新月出云来。
枕上忆礼用黄文学。明代。周是修。旅枕春夜长,雨声绕松屋。窗虚罗幌寂,轻飙动馀烛。展转寐不成,幽思溢中曲。嗟彼同心人,言貌温且淑。别兹良已久,欢晤靡可复。迢迢云山青,沈沈江水绿。握手当何时,还来尽忠告。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 其七十七。清代。朱仕玠。诸番镇日射伊尼,竹箭藤弓每自随。仆谷颠坑宁敢悔,祇缘辛苦觅胎皮。
夜读花翁诗什有感漫成鄙句拜呈藉以求教痴目。宋代。杜范。士有当世志,谁肯专诗名。自古巧文字,与道关废兴。倾座听君语,雄辨穷粗精。目中无全牛,肯綮技未经。胡为趁风月,候虫相与鸣。静夜诵佳什,泠然如梦醒。瘦语自腴泽,险句自稳平。譬彼有源水,随流作幽清。奇抱叹皓首,败屋挑寒灯。天运岂其然,人力非所能。我读渊明诗,悠悠千古情。衔觞岂好饮,采菊非餐英。何时共皋益,赓歌在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