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宵华表鹤初归,拟共庄生话翠微。薄翅欲飞低日影,轻风徐过动人衣。
春园举扇愁清梦,南国看花识紫薇。栩栩自忘萧索意,不须窗下伴芳菲。
九日和王仲锡宪长咏蝴蝶花限韵 其五。明代。释今无。昨宵华表鹤初归,拟共庄生话翠微。薄翅欲飞低日影,轻风徐过动人衣。春园举扇愁清梦,南国看花识紫薇。栩栩自忘萧索意,不须窗下伴芳菲。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怀别越中友人。宋代。释文珦。白首苍山里,生涯旧已空。别离人易远,江海意无穷。夜月悲新蛩,秋烟落断鸿。遥思来往处,朝暮有樵风。
建溪泠泠漱花坞,紫鳞白石纤可数。练影晴披琼馆云,镜光直泻明珠浦。
碧玉环流学士家,桥南桥北问桃花。当年意气看题柱,此日秋乘上汉槎。
题王学士忠铭先生山中四景 其四 桥头碧水。明代。区大相。建溪泠泠漱花坞,紫鳞白石纤可数。练影晴披琼馆云,镜光直泻明珠浦。碧玉环流学士家,桥南桥北问桃花。当年意气看题柱,此日秋乘上汉槎。桥头一别几经春,溪鸟啼花莫待人。瀛洲亭上玻璃色,藜杖寻溪安可得。
再和陈提举喜雨。宋代。阳枋。十万农租要纳王,望霓虽切雨何方。又林敬体皇心祷,云汉终歌国祚昌。坐使里闾消欢息,幻成境界得清凉。欲知千里人情共,盈袖新诗已可装。
晨起。宋代。陆游。勋业文章谢不能,生涯分付一枝藤。身同湘浦孤舟客,心羡庐山下版僧。倦枕厌闻窗外雨,残膏犹在壁间灯。草芝要及清晨服,深媿蛮童为扣冰。
新居即事。明代。吴与弼。幽赏平生志,安居此庶几。青山环远近,碧水带东西。接舍惟樵径,连云只稻畦。遗经閒恣阅,心迹总高栖。
过大宗伯徐公留饮山池出所欢明童佐酒。明代。王世贞。轻榕小舫受凉飔,正及东山行乐时。杨柳腰新宫傅宅,芙蓉客满卫军池。朱颜不待餐云母,白苎亲调付雪儿。欢剧翻追少年事,射阳帆底对弹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