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猿应喜,三秋暑未徂。片时收逝魄,终岁倦艰虞。
月到阴还碎,云过气更殊。石能供卧枕,天地足蘧庐。
以松叶支棚纳凉 其三。明代。释今无。一木猿应喜,三秋暑未徂。片时收逝魄,终岁倦艰虞。月到阴还碎,云过气更殊。石能供卧枕,天地足蘧庐。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送陈惟春重领庆元。明代。符锡。摧坚陷阵事徒劳,缓辔何人誇锦袍。始信封侯非力致,频看鸡割试牛刀。
灌溉忽县尹送酒至。明代。陈献章。一瓶西注一瓶东,两径初移绿未浓。忽见白衣持酒至,拟留一斗待秋风。
遣兴。明代。王廷陈。并介元殊性,浮湛非一欢。啸歌聊自适,侪类肯相宽。努力时难值,惊心岁易阑。何能忘魏阙,自分老江干。
忆秦娥 题《雨打梨花图》。清代。徐元琜。梨花弱。溶溶夜月依香阁。依香阁。无端风雨,吹来飘泊。风流想象今非昨,重门掩处伤离索。伤离索。如今画出,终成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