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遮日日偏寒,一尺蒲团万顷宽。僧入定时忘宠辱,客来云际见芝兰。
秋荷香老堪为纫,翠柏苗枯可当飧。拟作一篇招隐赋,武陵无路觅溪难。
和吴采臣粮宪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 其八。明代。释今无。城头遮日日偏寒,一尺蒲团万顷宽。僧入定时忘宠辱,客来云际见芝兰。秋荷香老堪为纫,翠柏苗枯可当飧。拟作一篇招隐赋,武陵无路觅溪难。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雪中登净远亭四首。宋代。杨万里。数片初飞点砌苔,须臾不觉玉千堆。去年无雪非无雪,留作今年一并来。
长幅茧纸仿叔明。明代。李日华。远山烟重树萋萋,潮落沙寒水一溪。独坐茅亭无一事,晴鸠啼过雨鸠啼。
减字木兰花(庚申七夕)。宋代。蔡伸。金风玉露。喜鹊桥成牛女渡。天宇沈沈。一夕佳期两意深。琼签报曙。忍使飚轮容易去。明日如今。想见君心似我心。
隋宫。唐代。李商隐。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峨眉山杂咏八首 其三。近现代。陈仁德。寒气侵窗野鸟鸣,主人唤客正三更。夜空如墨群峰暗,惟有车灯一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