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辛大之鄂渚不及。唐代。孟浩然。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江上空裴回,天边迷处所。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
为你送行没赶上相见,黄昏中独自一人愁绪万千。
久久地徘徊在江边,你的去处已经茫茫一片。
看不见路过的樊城邓县,只有白云融入汝水飘上嵩山。
你乘的蒲轮安车越走越远,我伫立石径枉自迁延。
鄂诸:地名。《舆地纪胜》:“在江夏西黄鹄矶上三百步,隋立鄂州,以诸故名。”《楚辞·涉江》:“乘鄂诸而反顾兮。”其地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西长江中。李景白曰:“宋本、《英华》、汲本无‘之鄂清’三字,据删。……本诗所言樊邓、篙汝,均在襄阳之北。鄂洁非是。”(《孟浩然诗集校注》)按,李景白说是。辛大:疑即辛谔,行大,诗人同乡好友。
绪:《全唐诗》校:“一作余。楚词曰:眇眇兮愁予。余、予,唐韵并有上声。或改绪,非。”
空:《全唐诗》校:“一作久。”
迷处所:宋玉《高唐赋》:“风止雨霁,云无处所。”
樊邓:指樊城和邓州。按,唐襄州有邓城县,即古樊城。唐邓州治所在今河南邓县。句中“郡”指邓州,“邑”指邓城(樊城)。
山河:《全唐诗》校:“一作云山。”嵩汝:指嵩山、汝水。
蒲轮:古时征聘贤士时用蒲草裹车轮,使不震动。
延伫:延颈伫望。《楚辞·离骚》:“延伫乎吾将返。”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70
2、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51-52
辛大,指辛谔,他原和孟浩然一样,怀才不遇,隐居西山。这次当是去应征聘的,孟浩然没赶上为他送行,因作此诗。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51-52
辛大,指辛谔,他原和孟浩然一样,怀才不遇,隐居西山。这次当是去应征聘的,孟浩然没赶上为他送行,因作此诗。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送吕陶赴阙。宋代。王安礼。赋比相如巳绝伦,即论才识又名臣。致身可但诸公右,发策宜为上国珍。今日朝廷思谠直,一时贤俊待经纶。行看致主唐虞术,与笑淄川曲学人。
鹊桥仙(七夕词)。宋代。石延年。一分素景,千家新月,凉露楼台遍洗。宝奁深夜结蛛丝,纴五孔、金针不寐。
襄阳咏史 其四十七 涌月亭。金朝。李俊民。徘徊亭上晚相宜,月与高人本有期。不比寻常三五夜,十分圆后是来时。
又留题僧房。明代。李孙宸。一入禅扉法界宽,形忘宾主自为欢。松涛俨听诸天籁,禅室偏留二月寒。花弱转嗔春色重,鸟喧如笑客情阑。清斋不禁陶潜酒,一醉山堂钟磬残。
噶玛兰中秋见月呈杨太守 其一。清代。吴镕。喜闻新土乐尧天,尽仰光明月影圆。甘露披皋徵硕德,仁风遍野庆丰年。云开万里茅檐睹,霾尽千山海国妍。一片流辉秋皎皎,扬清度量信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