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
的的连星出,亭亭向月新。
采珠非合浦,赠佩异江滨。
若任扶桑路,堪言并日轮。
三善殿夜望山灯诗。南北朝。江总。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的的连星出,亭亭向月新。采珠非合浦,赠佩异江滨。若任扶桑路,堪言并日轮。
咏物诗在中国起源甚早。从现存作品来看,《诗经》中的《鸱鸮》,《楚辞》中的《桔颂》已肇其端。魏晋以后,作者渐众,作品渐多,如张协、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何逊等,都有“尚巧似”或“形似”的特色,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总结道:“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但这首诗咏山寺夜灯却基本上是出之以虚笔。首联言山灯明亮,照彻天地,如百花怒放,就像春天突然来到了人间。夜晚的冷寂,本不足比为春,今有灯火,不仅形象如花,亦为环境增添了暖色,所以这个比喻可以成立。这使世人想起了岑参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银花开。”比体和喻体之间反差也很大,这种相似或许不是偶然的。三、四两句是最实的一联,但写佛灯之盛、之亮,仍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五、六两句宕开一笔,调动神话传说,一方面渲染佛灯的不同寻常,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佛灯的神奇。至结尾处,诗人突发奇想,认为佛灯“若任扶桑路,堪言并日轮”,这固然是点出了某种喻意,但从自然现象来说,也是由黑夜到白天的一个自然的流程,从而使得通篇前后一体,非常圆融。
诗人把黑暗的大千世界变为朗朗白昼,实则暗示佛教是人们心中的一盏明灯,但这层意思完全融于诗化的语言之中,毫无枯涩之感,这反映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江总。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高士咏。颜阖。唐代。吴筠。世情矜宠誉,效节徼当时。颜阖遵无名,饭牛聊自怡。逃聘鄙束帛,凿坏欣茅茨。托聘嚣尘表,放浪世莫知。
次韵黄子虚同饮葛次颜家酿玉友。宋代。沈与求。先生早年忘扫白,懶饭青菁借颜色。独馀欢伯为友朋,熟不暇篘巾自沥。何须引泉连百井,饮莽长虹太豪猛。细斟玉筹滑无声,酌我应怜官独冷。奇篇更写陟厘黄,逼人心地生清凉。了知二事尽家法,眼馋径索银瓶尝。我老华池少滋液,年来爱酒如偷蜜。陶然一醉乐未央,此外要知俱长物。相期径造君勿违,坐得名胜从忘归。公侯似闻倦设醴,穆生正恐同分携。
春明假上方,西轩恣偃息。惠风集菩提,钟磬閒巾舄。
使君罢循州,蚕丛开棨戟。弭节尉佗城,置酒召嘉客。
王紫诠观察招同袁休庵通政梁药亭太史暨廖陈屈黄诸子宴集城西别业余不及赴观察以公宴诗见示属和赋此答之。明代。岑徵。春明假上方,西轩恣偃息。惠风集菩提,钟磬閒巾舄。使君罢循州,蚕丛开棨戟。弭节尉佗城,置酒召嘉客。坐上半簪缨,馀子皆名硕。六博间弹棋,高吟穷晨夕。贱子亦见招,将命屡催逼。闻召欢且疑,次且驻孤策。顾彼未同言,念此云泥隔。况乏季重才,敢厕南皮席。乃承折瑶华,邀我兰苕摘。宋人不自量,腼然发燕石。见彼西施容,憎貌惭逾积。年来倍疏慵,荒芜及笔墨。弹射神宗工,一示虞翻宅。
浣溪沙。唐代。薛琼。睡思朦胧未易醒。风敲银蒜动帘旌。残花点点堕瓷瓶。揉碧烟中酣蝶梦,软红尘里媚莺声。恼人天气半阴晴。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送成彦尉邵武三首。唐代。邓肃。万窍于喁风割耳,梅影横斜耿烟水。杀鸡为黍政追随,七峰共作隐君子。忽举阳关饯行人,去去莫愁官长嗔。但知所领马曹似,清谈更觉子猷真。谷风尝讥朋友绝,子贡毋轻原宪拙。期公鸿雁不空回,开缄八行划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