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罗四明,字朗停,号松山,满洲正蓝旗人。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任台湾知府,乾隆二十六年 (1761)任台湾道兼提督学政。任上总裁《台湾府志》。在台期间建树甚多:知府任内疏浚凤山县茄藤港,并明定岁修一次;增建府城城隍庙,设崇文书院;乾隆二十七年(1762),道任内迁建海东书院。...
觉罗四明。觉罗四明,字朗停,号松山,满洲正蓝旗人。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任台湾知府,乾隆二十六年 (1761)任台湾道兼提督学政。任上总裁《台湾府志》。在台期间建树甚多:知府任内疏浚凤山县茄藤港,并明定岁修一次;增建府城城隍庙,设崇文书院;乾隆二十七年(1762),道任内迁建海东书院。
卖花声·闺思。宋代。康与之。愁捻断钗金。远信沈沈。秦筝调怨不成音。郎马不知何处也,楼外春深。好梦已难寻。夜夜余衾。目穷千里正伤心。记得当初郎去路,绿树阴阴。
八月二十四日雨雪二首 其一。明代。郑岳。门径绝行踪,晨鸡复暮钟。断桥深阻客,积潦久妨农。阴结三秋雪,寒生八月冬。茫茫真宰意,欲问苦无从。
闻罢。宋代。方岳。面骨岩棱不入流,放归何止四宜休。束书自可供儿读,斗酒聊须与妇谋。旧藁如山应有误,老夫於世本无求。一犁春雨平生事,莫与诸公作话头。
正月六日安国镇道中。清代。龚景瀚。积雪半遮山,残冰犹在地。旭日射车窗,盎然有暖意。柳芽苞欲放,草色淡如睡。青葱未可言,各各含生气。因思前夜冷,缩脚不成寐。相去未经句,寒暄何太异。物极势必反,阳开本阴閟。至此见天心,因之悟人事。今兹看长养,畅畅群生遂。寄语苦寒人,慎勿怨憔悴。
自岐。宋代。欧阳修。岐江望平陆,百里千馀岭。萧条断烟火,莽苍无人境。峰峦互前后,南北失壬丙。天秋云愈高,木落岁方冷。水涉愁蜮射,林行忧虎猛。万仞悬岩崖,一彴履枯梗。缘危类猿猱,陷淖若蛙黾。腰舆惧倾扑,烦马倦鞭警。攀跻诚畏涂,习俗羡蛮犷。度隘足虽踠,因高目还骋。九野画荆衡,群山乱巫郢。烟岚互明灭,点缀成图屏。时时度深谷,往往得佳景。翠树郁如盖,飞泉溜垂绠。幽花乱黄紫,茜粲弄光影。山鸟啭成歌,寒蜩嘒如哽。登临虽云劳,巨细得周省。晨装趁徒旅,夕宿访闾井。村暗水茫茫,鸡鸣星耿耿。登高近佳节,归思时引领。溪菊荐山樽,田鴽佐烹鼎。家近梦先归,夜寒衾屡整。崎岖念行役,昔宿已为永。岂如江上舟,棹歌方酩酊。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哉字)。唐代。高瑾。暮春元巳,春服初裁。童冠八九,于洛之隈。河堤草变,巩树花开。逸人谈发,仙御舟来。间关黄鸟,瀺灂丹腮。乐饮命席,优哉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