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门开怪不迎,给孤邀供未还城。
兴来且作寻安道,醉後何须觅老兵。
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宋代。苏轼。方丈门开怪不迎,给孤邀供未还城。兴来且作寻安道,醉後何须觅老兵。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秋夜书怀。近现代。杨赓笙。家国谁怜创造难,江声呜咽水潺湲。纤儿争欲为刘豫,敌寇何堪见伯颜。白下风流云散尽,苍生火热水深间。伤心一样西湖景,岭上华堂建半闲。
答匡山僧赠榔栗杖。唐代。曹松。栗杖出匡顶,百中无一枝。虽因野僧得,犹畏岳神知。画月冷光在,指云秋片移。宜留引蹇步,他日访峨嵋。
长歌行。明代。王夫之。搏桑无落景,瑶水无逝波。千岁有问津,微生遂经过。偶零玉露浆,聊弄素女蛾。不知人间秋,落叶纷已多。进酒白玉觞,侑之缓声歌。长旦无凝云,毕景皆赪霞。俯睨星火流,停欢待伊何。
哭褚司马。唐代。王维。妄识皆心累,浮生定死媒。谁言老龙吉,未免伯牛灾。故有求仙药,仍馀遁俗杯。山川秋树苦,窗户夜泉哀。尚忆青骡去,宁知白马来。汉臣修史记,莫蔽褚生才。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二十三。元代。马臻。送得春归夏又初,名园不放玳筵虚。只知富足家家事,肯为儿孙教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