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石榴花翠竹枝,婆娑其下更何为。
溪流自有无声处,鹤舞不如闲立时。
鹤鸣亭绝句四首。宋代。辛弃疾。安石榴花翠竹枝,婆娑其下更何为。溪流自有无声处,鹤舞不如闲立时。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偈颂二十五首 其七。宋代。释如净。冤有头,债有主。一剑当锋,豁开门户。拽队成群恁么来,放火杀人相合聚。老胡顶
太学夜宿。明代。石光霁。蜡炬烧残夜二更,高斋萧爽客怀清。山林只在虚檐外,错把风声作雨声。
近试投所知。唐代。杜荀鹤。白发随梳落,吟怀说向谁。敢辞成事晚,自是出山迟。拟动如浮海,凡言似课诗。终身事知己,此外复何为。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其十。宋代。杨万里。水夹横堤柳万株,雨馀新沐更新梳。柔条如线长而细,不贯双鱼只贯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