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
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
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
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
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
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
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
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
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
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丫个样桥。
山头有路接无尘,欲觅王孙试问津。
瞥向苍崖高处见,三三两两看游人。
巨石亭亭缺啮多,悬知千古也消磨。
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自有山来几许年,千奇万怪只依然。
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包牺八卦前。
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
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
行尽桑麻九曲天,更寻佳处可留连。
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宋代。辛弃疾。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丫个样桥。山头有路接无尘,欲觅王孙试问津。瞥向苍崖高处见,三三两两看游人。巨石亭亭缺啮多,悬知千古也消磨。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自有山来几许年,千奇万怪只依然。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包牺八卦前。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行尽桑麻九曲天,更寻佳处可留连。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黑帝 其三。南北朝。谢朓。关梁闭,方不巡。合国吹,飨蜡宾。统微阳,究终始。百礼洽,万祚臻。
證道歌 其二三九。宋代。释印肃。祇知犯重障菩提,彼者堪修我不宜。龙女化身来警世,畜生驴马我同伊。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 其一。唐代。储光羲。洛水春冰开,洛城春水绿。朝看大道上,落花乱马足。
予未冠即交诸名胜今无复在者感叹有作。宋代。陆游。早岁乡闾接胜流,老来零落叹山丘。欲寻共语人难得,却是封侯印易求。数酌不能成兀兀,一枰且复寄悠悠。世间只有身差重,惆怅今年白尽头。
观灯行。清代。郁植。新年半月雨不歇,连巷春泥马蹄没。差池已过赏灯时,金尊玉管花空发。娄东刺史趁新晴,特促然灯照夜明。珠箔舞残初见月,红窗歌转乍闻莺。六街九陌灯光晓,海城今夜春生早。不是官衙恣宴游,为民预祝秋成好。对景翻教忆去年,此时听雨正高眠。华灯却掩春宵寂,谁道秋来更可怜。九月十月风雨恶,到处田畴尽萧索。卖男鬻舍仅供粮,那有馀钱更行乐?闻说言官特疏求,减租诏下可无愁。不辞彻夜笙歌沸,及此风光乐未休。乐事无多忧转续,书生迂愿何时足。乞取蟠螭玉九枝,携来遍照流亡屋。
哭陆亚英依韵序三十绝 其十九。近现代。周水平。生长湘中惯画兰,渊源家学老青丹。并头一幅知含意,物是人非不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