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诉衷情·宝月山作。宋代。仲殊。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清波门外和风吹拂,掀动着人的衣带,杨花纷飞殷勤相送。又到了西湖暮春傍晚,水边花树上群莺乱啼。
寺院清幽,帘帐低垂,刚乘着夜色把家回。钟声已经响过,篆香刚刚点起,月光正照在院门前。
诉衷情:唐教坊曲名。唐温庭筠取《离骚》诗句“众不可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本为情词,后作一般抒情用。后人又更名《桃花水》、《画楼空》、《步花间》、《偶相逢》、《试周郎》等。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六平韵。另有《诉衷情令》,四十四字,双调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
宝月山:在杭州城外,与清波门相近。
清波门:在杭州西南,靠近西湖,为游赏佳处。拥轻衣:指穿着薄薄的春装。
杨花:即柳絮。
帘帏(wéi):即帘帐。
钟声:撞钟击鼓,为佛门早晚必行的功课。
篆(zhuàn)香:状似篆文字形的盘香。
参考资料:
1、款款编著 .词三百 :学苑出版社 ,1995 :143 .
2、周笃文选注 .宋百家词选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3 :70-71 .
3、杨鼎夫主编 .中华传统文化精选读本·一年级 下册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8 :54 .
此词是一首暮春即兴之作,当时仲殊在杭州吴山上的宝月寺为僧。
参考资料:
1、顾易生,徐培均,袁震宇主编 .宋词精华 :巴蜀书社 ,1995 :271-212 .
2、于绍卿选注 .此身天地一浮萍:纪游词品珍 :东方出版社 ,1995年 :41-42 .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这首词描绘了西湖清波门附近的美景。
上片首句“清波门外拥轻衣”,写作者受风的衣裾,膨松松地拥簇着自己往前走,衣服也象减去了许多分量似的。一个“拥”字下得极工炼,与“轻衣”的搭配又极熨贴。一种清风动袂、衣带飘然的风致,就这样被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了。写罢湖上的和风,接着写柳絮。古代杨柳飞絮是暮春的使者。随风飘荡的杨花陪伴着自己走上寺门的归路。“相送飞”三字将一种殷勤护持的情意传达出来了。“西湖”句由景物描写折到时令,笔意一转,带出下文。“水树乱莺啼”五字重涂浓沫,俨然一幅江南春色图画。丘迟《与陈伯之书》所述“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之佳丽景色,并于此五字中见之。特别是这个“乱”字下得很有力量。由此可以想见,一个缁衣白足的诗僧,徜徉湖边山脚的花径上,周围是缤纷的花雨,耳边是纷乱的莺声,组成一幅惬意的游春图景。词的上片,作者将春色之丽写得荡人心魂,美不胜收。
换头一起三句,点出寺宇阒寂、僧寮清幽的场景,而用一“归”字与前片关合,以实现这一场景的转换。曰“闲”,曰“小”,曰“初”,皆涉笔轻灵,雅称其题,仿佛把人带进一个红尘不到的世界。
结拍三句,进一步烘托寺中的环境,补足前意。作者抓住这钟声、篆香和月色,三个有时间特征的景物来加以刻画。结语悠然,有竟体空灵之妙。撞钟击鼓,为佛门旦暮必行的功课。卢纶“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钟声带夕阳”(《出关言别》),杜牧“夜深月色当禅处,斋后钟声到讲时”(《赠惟真上人》),都是描写晚钟的名句。仲殊即景写来,亦实亦虚,尤有远韵。接着又拈出“篆香才点”与之作偶,更觉笔有余妍。用“篆”定形容回旋上升的烟缕,真是工致入微了。以晚钟之远韵匹篆香之烟痕,是声与色、与大小之对比,又都取景眼前,真如天设地造一般。“月到门时”,本是归时实景,用钟声、篆香之后,便觉充满禅机和妙不可言。
此词为人作者人格、性情的真实流露;词中的物象,是这位诗僧的心灵折光。
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仲殊。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东斋杂书。宋代。陆游。有客可剧谈,有酒可尽醉;老夫老更穷,终日惟坐睡。既无客款门,酒亦未易致。颓然北窗下,兀兀有余味。
行香子 寒食雨窗约远春弟同作。清代。张玉珍。雾敛芳汀。香冷云屏。奈韶华、又过清明。卖饧声里,打叠闲情。算几番风,几番雨,几番晴。绿酒频倾。丽句催成。话游踪、合到西泠。小红桥外,水碧烟横。正杏花娇,桃花媚,柳花轻。
南中春意。唐代。钱起。入仕无知言,游方随世道。平生愿开济,遇物干怀抱。已阻青云期,甘同散樗老。客游南海曲,坐见韶阳早。旧国别佳人,他乡思芳草。惜无鸿鹄翅,安得凌苍昊。
和周茂叔席上酬孟翱太博。宋代。傅耆。古人务乐善,见士即推毂。今也多忌才,对面远贤蜀。顾予尝喜学,幽室未偶烛。幸会才翘翘,深惭识碌碌。升堂听高论,惟愁日景促。经义许叩击,诗章容往复。荷公引重语,玞珉变良玉。一违几席来,羲娥变昏旭。远闻落帽节,宾朋相追逐。剩摘篱下黄,痛饮杯中醁。清谈已忘倦,佳篇又相勗。毕力为徒弟,强勉攀高躅。异时公行道,其势不可独。首愿策疲蹇,助公施蕴蓄。舒张太平策,散作苍生福。此心答此惠,庶几不忝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