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
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
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
诺为楚人重,诗传谢朓清。
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
送储邕之武昌。唐代。李白。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诺为楚人重,诗传谢朓清。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
黄鹤楼西天的月亮,长江万里的流水,那就是我的心,我的情!
春风三十多次去了又来,这些年里我徒然怀念着武昌城。
现在来送你,分别实难,举起酒杯不忍一下子喝空。
山崖追逐着流荡的行舟,湖水连着黄帝置乐的洞庭。
作为楚人,你最重视自己的诺言,你的诗也如谢朓一样清丽。
我也有一曲《沧浪歌》,一边行船,一边吟唱。
储邕(yōng):李白友人。武昌:唐属江南西道鄂州,即今湖北省鄂城县。
黄鹤:即今武汉市武昌蛇山之黄鹤楼。《潜确居类书》:”黄鹤山,在武昌府城西南,俗呼蛇山,一名黄鹄山。昔仙人王子安骑黄鹤憩此,地志云:黄鹤山蛇行而西,吸于江,其首隆然,黄鹤楼枕焉。其下即黄鹤矶。“西:一作”高“。
张乐:奏乐。
诺(nuò)为楚人重:司马迁《史记·季布列传》:“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诗传谢朓(tiǎo)清:谓谢朓诗以清丽著名。
沧浪吾有曲:沧浪即《沧浪歌》。此言自己高洁其志,不与世同流合污。
棹歌:行船时所唱之歌。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58-659
2、刘永平.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注.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120-121
此诗当是李白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作于巴陵(今湖南岳阳)附近。詹锳《李白诗文系年》云:此诗于上元元年春,李白游巴陵所作。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58-659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诗中首句“黄鹤西楼月”,写得江天一色,风清月朗。次句“长江万里情”则用来衬托诗人送储邕之情,手法含蓄,耐人寻味。李白对朋友的感情是十分诚挚的。他曾在《赠汪伦》中用“水深千尺”来衬托情谊的深厚。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写得时光流转,故地萦怀。武昌是储邕曾游之地,却已有三十年的暌违。李白夜深怀友不眠,从西窗望见:黄鹤楼的月色,武昌城的烟树,便想起三十年前和储邕交游的情景,故说“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将储邕欲往重游的激情,巧妙地表达了出来。
“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描绘出一幅友人储邕离别诗人到武昌的伤感惜别景致。“难为别”,意寓以离别为难。“惜未倾”,意寓惜别情深,频频劝酒,以不忍举起酒杯一下子喝空为惜。
黄帝曾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所以谢朓诗云:“洞庭张乐地。”舟行处会途经多座山,好像众山在追逐行舟一般。因此,储邕前往武昌,途经“张乐地”,也是说其所途经的地方。
“诺为楚人重,诗传谢朓清”,借用楚人重诺言、诗如谢朓般清丽来寄寓诗人送别时的祝托话。楚人语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所以曹丘生扬季布之名于天下。谢朓字玄晖,有美名,昔日曾经游楚赋诗,至今传颂谢朓的诗极为清丽。可见李白与友人储邕之间情意的深切。
“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借用《沧浪歌》典故,来寄寓出诗人不忘武昌之情,言自己高洁其志,不与世同流合污,充分表现了李白待人至诚之意。正如《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此诗的前四句,主要是说因送朋友而引起对武昌的怀念,中间四句是写与储邕的惜别之情,末后四句是送别时的祝托话。此诗全幅结体飘逸秀丽,自然浑成,情趣盎然。以古风起法运作排律,表现了诗人对武昌的怀念和对储邕的留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送津儿之官丽水。宋代。吴芾。忆我初仕时,不敢望高位。但得宰一同,便可行己志。实惠傥及民,死亦有生气。况复著阴功,子孙将不坠。胡为人惮之,百计欲求避。我闻事无难,辞难岂为义。世路虽多艰,官途须历试。是用俾吾儿,往当民社寄。眷言古括州,山水有佳致。我尚记昔年,尝为郡守贰。虽无德在人,人亦安平易。百里闻汝来,想见多忻慰。要当尽此心,有以塞其意。诚能使吏民,自此知怀畏。家家知安居,人人共称治。纵或罹谤伤,固自有公议。有如汝所存,俯仰似无愧。功名余事耳,何必成与遂。年来我挂冠,方得闲中味。无乃逼桑榆,七十仍有二。知复几何时,得见汝娱侍。虽幸枕湖山,已辟幽栖地。有诗谁伴吟,有酒谁同醉。正欲汝相随,俄然又相离。会须早归来,日作斑衣戏。个中有真乐,岂必三旌贲。
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唐代。姚合。银汉波澜溢,经旬雨未休。细听宜隔牖,远望忆高楼。风急飘还断,云低落更稠。走童惊掣电,饥鸟啄浮沤。丝网张空际,蛛绳续瓦沟。青蛙多入户,潢潦欲胜舟。雷怒疑山破,池浑似土流。灰人漫禳厌,水马恣沈浮。广陌应翻浪,贫居恐作湫。阳精藏不耀,阴气盛难收。远色重林暮,繁声四壁秋。望晴思见日,防冷欲披裘。枕润眠还懒,车羸出转忧。散空烟漠漠,迸溜竹修修。树暗蝉吟咽,巢倾燕语愁。琴书凉簟净,灯烛夜窗幽。天下那能向,龙边岂易求。湿烟凝灶额,荒草覆墙头。酒思凄方罢,诗情耿始抽。下床先仗屐,汲井恐飘瓯。危坐徒相忆,佳期未有由。劳君寄新什,终日不能酬。
咏范氏池亭。元代。岑安卿。虚亭巧结构,有此观鱼境。碧沼风生纹,高林月留影。花竹列我前,松杉瘦而颖。山环翡翠屏,水莹琉璃井。书生东海来,山水颇深省。喜有郑家湖,诗文每相警。
寄讯故抚军常履坦时方迟秋于西曹。唐代。全祖望。当君开府日,我最罕经过。为避猪肝累,兼之箕口多。高牙今已矣,旧雨近如何。剩有山中客,神伤春梦婆。浙水膏腴地,频惊贯索临。方知难寡遇,恨不早投簪。被谪应蒙垢,操戈亦负心。请看扫门者,告密去如林。圣主恩如海,容当宥累臣。他年终结草,此日望生春。幸或充城旦,宁辞赎鬼薪。金鸡如有唱,白发拜深仁。
关山月。南北朝。阮卓。关山陵汉开,霜月正徘徊。映林如璧碎,侵塞似轮摧。楚师随晦尽,胡兵逐暖来。寒笳将夜鹊,相乱晚声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