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前下马思裴回,第二房门手自开。昔为白面书郎去,今作苍须赞善来。
吏人不识多新补,松竹相亲是旧栽。应有题墙名姓在,试将衫袖拂尘埃。
重过秘书旧房因题长句。唐代。白居易。阁前下马思裴回,第二房门手自开。昔为白面书郎去,今作苍须赞善来。吏人不识多新补,松竹相亲是旧栽。应有题墙名姓在,试将衫袖拂尘埃。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簿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青衫湿遍·悼亡。清代。纳兰性德。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簿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喜边生狱将释。明代。王惟俭。白日还垂照,圜扉始被恩。西河筑休馆,东岱已归魂。无复鬓毛旧,只应皮骨存。感时心寸折,逢客泪双痕。冤讶秦城重,狱看汉吏尊。江淹书欲上,杜笃诔何论。往哲犹闻累,余生忽见原。秋风解网后,洒涕叙凉温。
书寿阳楼柱。宋代。米芾。披豁雄风至,攲眠一梦迟。豪骑八公马,醉撷五香芝。廉老心徒勇,梅生语不卑。青冈何处是,犹壮谢家儿。
望蕲州。明代。杨基。未见蕲州城,已见蕲州山。诸山初不高,苍石砺且顽。想当至正时,民物庶以殷。大江楚西来,万里不闭关。兹山独储英,群雄出其间。遂为祸乱阶,滋蔓莫可删。忆我闻乱初,我方总两鬟。侍立父祖旁,听说国步艰。焉知三十年,见此草与菅。骨肉亦已零,安得发不斑。披榛欲吊古,豺虎怆我颜。苍茫望茅宇,日落孤舟还。
蜀江杂感 其四。近现代。徐炯。苍苍醉后复劳劳,尽变巢由作老饕。行似黄巾杂妖妄,谁怜白骨护脂膏。中朝八座多牛党,天险一朝弃虎牢。凉夜不堪胡月上,铜驼无泪卧蓬蒿。
赠李彦猷郭伯达二首 其二。南北朝。王寂。豪气从来角出,雄文未易肩俦。学骥翻输牛后,点蝇误失龙头。经火初惊玉美,饮风久识兰幽。他日相期林下,幅巾与赤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