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见尧心,相与去九有。斯民既已治,我得安林薮。
道为自然贵,名是无穷寿。瑶坛在此山,识者常回首。
善卷坛下作(在柱山上)。唐代。刘禹锡。先生见尧心,相与去九有。斯民既已治,我得安林薮。道为自然贵,名是无穷寿。瑶坛在此山,识者常回首。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相和歌辞。雀台怨。唐代。马戴。魏宫歌舞地,蝶戏鸟还鸣。玉座人难到,铜台雨滴平。西陵树不见,漳浦草空生。万恨尽埋此,徒悬千载名。
春间小诗书赵壁追录之。宋代。朱槔。柳态随时秀,花容近酒轻。绿窗京洛语,尽抹早莺声。
薤上露。清代。方京。薤上露,日出晞。朝槿花,日暮萎。微物转瞬间,人生谅如斯。彭祖帝尧民,亦复同所归。服食求神仙,仙成竟何时。守道以待终,令名庶可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