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君采菊地,近接旅人居。一命招衰疾,清光照里闾。
去官惭比谢,下榻贵同徐。莫怪沙边倒,偏沾杯酌馀。
奉陪李大夫九日宴龙沙。唐代。戴叔伦。邦君采菊地,近接旅人居。一命招衰疾,清光照里闾。去官惭比谢,下榻贵同徐。莫怪沙边倒,偏沾杯酌馀。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戴叔伦。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诗送荆州进士入都。宋代。张孝祥。人才收楚产,宾荐谨周官。就日三吴近,披风七泽宽。解包珍贡入,瑑玉宝光寒。簇仗春旗里,看君策治安。
放舟夜归。清代。曹耀珩。霞散澄江绮,风微浪不生。前山衔落照,远水浸孤城。客意偏宜晚,渔舟信是轻。谁家茅屋近,隐隐读书声。
呈昌甫斯远。宋代。韩淲。二力扶舆去,荒寻何所之。章丘菊已花,章泉梅欲枝。孰不有先友,我乃得旧知。尘鞅懒复整,且分鱼计诗。
次韵答仲兄元亮。宋代。李彭。杨柳江头人迹稀,心随钟度远山迟。忽传忆弟看云句,想见流觞曲水时。人比封胡终有恨,韵低徐庾敢言诗。青春欲谢子规叫,莫惜归帆赴后期。
订《中晚唐诗人主客图》既成,怅然有感,题卷末二首 其二。清代。李宪噩。前生应有罪,天谴作诗人。但见无双士,常膺不次贫。青山穷道路,白首役精神。独为求知己,淹留万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