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

野望朗读
展开阅读全文 ∨

野望创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这首诗作于定居草堂的第二年(上元二年,761)。

参考资料:

1、张忠纲.杜甫诗选:巴蜀书社,2004:174-175

展开阅读全文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朗读
(24)

猜你喜欢

茅鸱茅鸱,无嚍我陵,汝食汝饱,莫我好声,愿弹去汝,来彼仓鹰,来彼仓鹰,祭鸟是徵。

(0)

大熟仍教得大晴,今年又是一升平。

升平不在箫韶里,只在诸村打稻声。

(0)

三年种松五尺彊,松枝盘桓松叶长。岁寒节操久应见,春日开花清更香。

(0)

德盛乎水。

玄冥纪节。

(0)

舟触长松岸势回,潺湲一夜绕亭台。

若教靖节先生见,不肯更吟归去来。

(0)

青烟何处淡孤洲,有客经年业一钩。

芳草渡头新贳酒,碧云天际已归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