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吴歌·春歌。唐代。李白。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秦地有位罗敷女,曾在绿水边采桑。
素手在青条上采来采去,在阳光下其红妆显得特别鲜艳。
她宛转地拒绝了太守的纠缠,说:蚕儿已饥,我该赶快回去了,太守大人,且莫在此耽搁您宝斑的时间了。
子夜吴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又名《子夜四时歌》,分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唐书·乐志》说:“《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因起于吴地,所以又名《子夜吴歌》。
“秦地”句: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罗敷女,乐府诗《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
素:白色。
“红妆”句:指女子盛妆后非常艳丽。
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五马”句:意思是,贵人莫要在此留连。五马,《汉官仪》记载:“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故称五马。这里指达官贵人。
参考资料:
1、葛景春.李白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05:326-329
2、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29-231
这首诗吟咏了秦罗敷的故事,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这是“春歌”,所以用采桑起兴。唐代孟棨在《本事诗》中评价说:“李白才逸气高。其论诗云:‘兴寄深微……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燕觞亭。宋代。秦观。碧流如镜羽觞飞,夏木阴阴五月时。清渭日长游女困,武陵春去落花迟。玉笙吹罢觥筹错,蜜炬烧残簪珥遗。吴越风流公第一,未输出简习家池。
病归承李公以诗见讯用韵奉答。明代。释函可。一从出塞骨先残,扶病归来怯路难。寒雪有心依破衲,枯肠无力进朝飧。呻吟亦可参清梵,诗句真同续命丹。自是故人情独切,此间谁复问袁安。
奉寄李十五秘书二首。唐代。杜甫。避暑云安县,秋风早下来。暂留鱼复浦,同过楚王台。猿鸟千崖窄,江湖万里开。竹枝歌未好,画舸莫迟回。行李千金赠,衣冠八尺身。飞腾知有策,意度不无神。班秩兼通贵,公侯出异人。玄成负文彩,世业岂沉沦。
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 其四。明代。庄昶。旱到双泉也半春,四方还有桔槔民。而今有饭家家饱,才满峰头活水人。
临淮大水。宋代。郑獬。大水没树杪,涉冬原隰平。蛟龙移窟宅,蒲稗出纵横。坏屋久不补,污田晚更耕。接春恐流散,何策活苍生。
九天珠玉落尘寰,直送西登剑阁关。一夜分明宿天上,来朝依旧走人间。
似公国士知能几,愧我平时学未娴。别后峨眉嵩华顶,相思如见小仓山。
访钱塘袁简斋太史于金陵之随园太史有诗赠行并题梅花诗话夜宿小仓山房赋。清代。张諴。九天珠玉落尘寰,直送西登剑阁关。一夜分明宿天上,来朝依旧走人间。似公国士知能几,愧我平时学未娴。别后峨眉嵩华顶,相思如见小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