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半夜萧萧窗外响。多在梅边竹上。
朱楼向晓帘开。六花片片飞来。无奈熏炉烟雾,腾腾扶上金钗。
清平乐·雪。宋代。孙道绚。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半夜萧萧窗外响。多在梅边竹上。朱楼向晓帘开。六花片片飞来。无奈熏炉烟雾,腾腾扶上金钗。
雪,自古以来就一直备受着人们的青睐。自东晋谢家才女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它似乎更成了后世文人反复咏唱的对象。
“悠悠扬扬,做尽轻模样。”黄昏之际,作者看见了雪花在漫天飞舞。“轻模样”,轻盈的模样,此形容可谓贴切传神。五百多年后,纳兰容若写了一首《采桑子》的词,开头就化用孙道勋的这句:“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纳兰公子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我并不是喜欢雪花那轻盈悠扬的模样,我之所以喜爱它,完全是因为它生有人间绝无仅有的,那一种孤寂而又冷艳的美。
“半夜萧萧窗外响,多在梅边竹上。”这句是描写她半夜时分睡在床上,静静地聆听着大雪压折梅树和竹枝的声音。白居易有一首非常著名的五言诗《夜雪》,作品的意境尤其相似:“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由物及人,梅竹身上那种抽象的疼痛,继而转换成了一种具体的自怜之语。
今夜的大雪,重重地压着梅花和竹子。如今我尚会疼惜你们,而我一生的寂寞与哀愁,又有谁知道,有谁怜爱呢?这样的心境,也真真算是: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朱楼向晓帘开,六花片片飞来。”第二天一大早,她起来后,便迫不及待地掀开帘子。此时依然是大雪纷飞,只见是大片大片雪花迎面扑来。这个场景,诚如用《红楼梦》中的联诗所写: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
面对大自然馈赠的这些美丽的精灵之物,惊喜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作者在看到这一幕情景的时候,她的嘴角,当时兴许是泛起了一抹久违的微笑的。
“无奈熏炉烟雾,腾腾扶上金钗。”结句笔触轻灵,情感细腻。描写的是作者转身回屋的时候,没想到由于房内熏炉中那些带有温度的烟气,一下就将身上的雪花全部融化了。她无奈地看着雪花变成热气腾腾的雾气升腾而起,轻轻地笼罩在她那插有金钗的头上。雾气最后也渐渐地消失了,她显得无比的失落,只得独自在那低眉叹气。
明末戏曲理论家沈际飞,曾对这首词评曰:“雪之形声,盈耳盈目。”全词借物抒情,不写一字之喜,不着一句之怒,作者用轻灵的笔触,把一个女子一喜一嗔的神情,刻画得是如此细致入微,惟妙惟肖。
人的一生中,注定有很多美好的事物都要转瞬即逝。邓红梅教授也说过,纤微优美的景物,能映照出女词人内心敏感而细腻的情绪。
所以说,孙道绚虽然身为古代的一名未亡人,却在封建礼教的压抑下,能以女性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把生活中具体的意象和心中抽象的情绪,在词中巧妙的转换。她完成了她个人情感的升华,更为自己谱写了一曲生命赞歌。
无疑,孙道绚是一位优秀的女词人,也是一位善于煽情的高手。她的词作含蓄蕴藉、深微幽隐。情感细腻,韵味无穷。论其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成就,真的是太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学习了。在宋词这片群芳灿烂的园圃里,她将当之无愧地永远占据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孙道绚。孙道绚,号冲虚居士,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善诗词,笔力甚高。遗词六首。
次韵前人见寄二首 其一。宋代。赵抃。羡公铃閤绝纤尘,顾我何尝德被人。讼牍自怜无日暇,诗筒翻喜入秋新。白头未许还官政,紫诏频烦慰老臣。一去蓬莱已踰岁,梦魂长到十洲春。
齐天乐 和忆云题帕。近现代。周岸登。泪痕珍重鲛丝渍,肠随舞鸾俱断。领羂诃梨,觞承蘸甲,依约十香曾见。传歌小宴。正碎掐春葱,酒慵花倦。玉揾冰凝,煖融妆粉殢痕满。蘅芜幽梦乍醒,怕蓬山恨隔,人似天远。叠胜缄愁,分香赠别,愁拂夕筝钿雁。襟痕未减。有红豆中含,碧纱同荐。倚醉题诗,为谁抛媚眼。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其三。宋代。张耒。风雨连江气,十月如深冬。坐曹日暮归,密室温炉红。惨惨庭下日,骚骚窗外风。三杯容我醉,万事听天工。
冰井。宋代。萧磐。冰井曷无水,为与火山对。真宰福梧人,命名适相配。炎炎火之性,所至能为害。冰焉压其气,转否还高泰。祥光每发时,州人同福赉。乃至井若冰,其义故有在。我来酌冰井,其美同沆瀣。初疑蓬岛脉,又雅林泉派。井窦倘依然,古基尽亡昧。半为土烟没,半为石缺坏。于时初下车,未暇整颓溃。州城百舍敝,缔创岂容怠。旧者为之新,露者为之盖。卑污易以高,狭小易以大。于公无所侵,于私无所贷。一诚与规画,黾勉及三载。始来想井基,指示经数辈。引绳取其直,立标正其界。开凿三尺馀,适与古基会。西偏甃坚完,界不差井怪。三隅彷佛见,砖师且徐缀。此井信有神,州人亦嗟怪。井前为开池,引水成沟浍。所防三伏天,饮者成群队。井名未磨灭,自我发沉晦。□□□□□,所虑规模隘。堑崖基坎穴,伐木除荒秽。装点自天成,可为州胜概。碧塘寺之腹,青山寺之背。环翠既控引,泉水亦襟带。三宝杂装严,七宝旧豪迈。对面瞻神霄,出门远阛阓。登临益增价,顾盼无凡态。往往市人来,如在琼壶内。往往士人来,如出尘笼外。我常引客至,五马随双旆。暂脱簿领巾,忽然无障碍。怡神八极远,濯体清风快。临池似山涧,酩酊常所戒。屡作谢公游,敢望苍生待。虽无异政绩,薄有循良最。寄语此冰泉,为我留遗爱。
卧游罗浮 其四 望罗浮。明代。陈献章。山大必有灵,土高岂无异。翠浮几千丈,日月东南翳。我寻五岳来,未问仙家事。绝顶望九州,衡山正西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