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云形象千姿百态竞返长空,片片重叠藏进深山映入水中。
无数旱苗枯干欲死急盼甘雨,空中云朵悠然自在化作奇峰。
千形万象:指云的形态变化无穷。竟还空:终究一场空,不见雨下来。竟,终于。还,返回。
片复重:时而一片片、一朵朵,时而重重叠叠。重,云朵重叠。
无限:无数。旱苗:遭旱的禾苗。尽:死尽。
悠悠:悠然自得的样子。奇峰:远处旱云耸立如同奇异的山峰。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军阀混战,又逢大旱,农业生产荒芜,广大人民苦不堪言。立足于这样的现实,旅途中的来鹄观变化莫测之夏云有感创作了此诗。
参考资料:
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712
2、岳文强.官德古诗词选析:蓝天出版社,2002:87
夏云形状奇特,变幻不常。“夏云多奇峰”,是历来传诵的名句。但这首诗的作者似乎对悠闲作态的夏云颇为憎厌,这是因为作者的心境本来就并不悠闲,用意又另有所属的缘故。
首句撇开夏云的各种具体形象,用“千形万象”四字一笔带过,紧接着下了“竟还空”这几个感情份量很重的词语。原来,诗人是怀着久旱盼甘霖的焦急心情注视着风云变幻。对他说来,夏云的千姿百态并没有实际意义,当然也就想不到要加以描写。对事物关心的角度不同,描写的方式也自然有别。这一句对夏云的描写尽管抽象,却完全符合诗人此时的感情。它写出一个过程:云不断幻化出各种形象,诗人也不断重复着盼望、失望,最后,云彩随风飘散,化为乌有,诗人的希望也终于完全落空。“竟还空”三字,既含有事与愿违的深深失望,也含有感到被作弄之后的一腔怨愤。
次句写“竟还空”后出现的情形。云彩虽变幻以至消失,但切盼甘霖者仍在寻觅它的踪影。它仿佛故意与人们捉迷藏:到处寻觅不见,蓦然低头,却发现它的倒影映入水中;猛然抬头,则又见它原来就隐藏在山后。又好像故意在你面前玩戏法:忽而轻云片片,忽而重重叠叠。这就进一步写出了云的容与悠闲之状,怡然自得之情,写出了它的故作姿态。而经历过失望、体验过被作弄的滋味的诗人,面对弄姿自媚的云,究竟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第三句是全诗的背景,按自然顺序,似应放在首句。诗人把它安排在这里,一方面是使这首篇幅很狭的小诗也有悬念,有波澜;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让它在感情发展的关节点上出现,以便与第四句形成鲜明尖锐的对照,取得更加强烈的艺术效果。第三句明显地蕴含着满腔的焦虑、怨愤,提得很高,出语很重,第四句放下去时却很轻,表面上几乎不带感情。一边是大片旱苗行将枯死,亟盼甘霖,一边却是高高在上,悠闲容与,化作奇峰在自我欣赏。正是在跌宕有致的对比描写中,诗人给云的形象添上了画龙点睛的一笔,把憎厌如此夏云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一首不以描摹刻画为能事、有所托寓的咏物诗,总是能以它的生动形象启发人们去联想,去思索。这首诗,看来并不单纯是抒写久旱盼雨、憎厌旱云的感情。诗中“云”的形象,既具有自然界中夏云的特点,又概括了社会生活中某一类人的特征。那千变万化,似乎给人们以洒降甘霖希望的云,其实根本就无心解救干枯的旱苗。当人们焦急地盼它降雨时,它却“悠悠闲处作奇峰”。不言而喻,这正是旧时代那些看来可以“解民倒悬”,实际上“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尊容。它的概括性是很高的,时至今日,诗里所描绘的人格化了的“云”是依然能给人留下印象的。
古代诗歌中咏云的名句很多,但用劳动者的眼光、感情来观察、描绘云的,却几乎没有。来鹄这位不大出名的诗人的这一首《云》,也许算得上最富人民性的咏云之作。
来鹄(?-883),即来鹏(《全唐诗》作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大中(847-860)咸通(860- 874》间,才名籍甚。举进士,屡试落第。乾符五年(878)前后,福建观察使韦岫召入幕府,爱其才,欲纳为婿,未成。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鹏避游荆襄。...
来鹄。来鹄(?-883),即来鹏(《全唐诗》作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大中(847-860)咸通(860- 874》间,才名籍甚。举进士,屡试落第。乾符五年(878)前后,福建观察使韦岫召入幕府,爱其才,欲纳为婿,未成。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鹏避游荆襄。
和彦文秋兴。宋代。刘敞。商飙零枯林,疏雨堕中夕。览物怆已惊,怀人渺难得。明发聆逸唱,愿言慰幽寂。胡为抱纡郁,更使动悽恻。蜚鸿识来宾,鹰隼知所击。物微有逢辰,子北独失职。高天终难间,浅俗每忌直。浮沈岂非智,器远固难识。
问修行,家住坐,金木水相当。中起火,五事并施张。许神仙全气爽,都是、绝尽嵩荒。原正,传妙用,雨液味堪尝。浆。频做作,通琼路,显现嘉祥。金丹、真耀莹,彩辉光。兀腾腾渺邈,游处、声韵琅琅。辰见,人得得,出自满庭芳。
满庭芳·问修行。金朝。王哲。问修行,家住坐,金木水相当。中起火,五事并施张。许神仙全气爽,都是、绝尽嵩荒。原正,传妙用,雨液味堪尝。浆。频做作,通琼路,显现嘉祥。金丹、真耀莹,彩辉光。兀腾腾渺邈,游处、声韵琅琅。辰见,人得得,出自满庭芳。
忆秦娥 春雨。明代。沈宜修。风萧萧。露桃井上嫣红飘。嫣红飘。清明近也,细雨连朝。柳丝笼雨摇纤腰。画帘飞燕愁春宵。愁春宵。淡烟草叶,薄霭花梢。
傅道人歌。元代。杨维桢。祁连山人天骨奇,十五能运朱屠椎。二十报仇许人死,杀人不数舞阳儿。乡里不见容,官府不见治。猛气奚所托,仗剑归京师。京师杀柄司秋官,假尔爪牙虎豹关。今日尸一逆,明日诛一奸。朝食悖臣胆,暮食凶人肝。龙蛇见血性思改,鸠隼化质身无难。寻师度关陕,弃家入嵩山。只今啖松久辟谷,剑埋三井飞精服。能联弥明石鼎句,能和商颜紫芝曲。客来启关不一语,但闻鼻息声满屋。乌台御史卯金公,群邪胆落称人雄,囊封事毕志即东。谷城丈人有前约,三井洞前寻赤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