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受偈自然灯,笔底光芒夜夜腾。诗成十手不供写,凿齿敢对弥天僧。
和如庵 其五。宋代。张孝祥。道人受偈自然灯,笔底光芒夜夜腾。诗成十手不供写,凿齿敢对弥天僧。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张孝祥。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九月晦日王村道中。金朝。元好问。水涸沙仍湿,霜余草更幽。烟花藏落景,山骨露清秋。坐食知何益,行吟只自愁。随阳见鸿雁,三叹惜淹留。
雪中登楼望湖上诸作 其十。明代。刘泰。瑞应丰年不在多,黑貂裘敝奈贫何。老怀未减峥嵘气,独对梅花发浩歌。
忆环溪草堂托张公子寄云间沈大参。明代。吕时臣。白勣当年忆胜游,芳尊早暮共登楼。秋风故国张公子,明月双溪沈隐侯。花气尚怜吟处醉,江声不断别时愁。吴淞水暖鳜鱼美,何日重来泊钓舟。
一萼红 前题,和厚师作。近现代。王理孚。慰揆携。正英华含咀,韵事隔年题。菜脑生筋,芥苔似臂,登盘纤手柔荑。相识在、酸咸以外,怪吴儿、蒸食误哀梨。毕竟儒生,别饶风味,古寺寒齑。记得春雷未动,趁龙孙眠稳,先破香泥。转眼青青,后来居上,叶苗高与肩齐。难消受、临风摇曳,笑甜头、如蔗只卑栖。遑问锄翁辛苦,霜雪分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