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云泼墨送惊雷,坐见前山骤雨来。
今夜一凉千万里,更无焦卷与尘埃。
题画卷五首。宋代。范成大。暑云泼墨送惊雷,坐见前山骤雨来。今夜一凉千万里,更无焦卷与尘埃。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金山 其三。明代。孙枝蔚。竟作谈兵地,游人恐未谙。楼船看海上,歌哭听江南。计碍渔家艇,烽明古佛龛。翻怜太平日,无用是烟岚。
试院一首。宋代。喻良能。南国诸侯老宾客,霜叶青衫头雪白。绣衣使者急搜贤,又向文场三捧檄。全闽多士如邓林,大厦度材惭匠石。细看太白日万言,时取武成二三策。清心期识璞三献,过眼敢迷目五色。只今虽无衣钵传,向来未省原天觅。更长宁辞烛屡秉,漏下何啻夜十刻。回思前日踏槐花,忍使青袍轻饮墨。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宫之奇谏假道。先秦。左丘明。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 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 对曰:“克之。” 公曰:“何时?” 对曰:“童谣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天策炖炖,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从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故书曰:“晋人执虞公。”罪虞公,言易也。
赠陈汝砺刺史请告寿母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当年驯暴女中英,姱节由来重旦评。令子瞻云依寿母,阶前兰玉竞敷荣。
五台山。清代。嵇曾筠。昔人一览五台胜,谓可不须五岳游。把诗令我神辄往,襆被欲发仍勾留。那知山灵有深眷,衔命太原偿此愿。见山已自开心颜,况复驱车到天半。摩霄跨汉何嵷巃,呼吸直与精灵通。疑是娲皇此炼石,化作五朵青芙蓉。闻说东台特奇妙,拾级先登纵遐眺。夜半涌出朱砂丸,海外天鸡犹未叫。山僧复导过西台,举头正喜鸿蒙开。阴睛凉暖变俄顷,飒然万里边风来。遥指南台高几许,蹈虚蹑险如霞举。上方历历见星辰,下界冥冥自风雨。欲往北台更飘瞥,分明引入水晶窟。阴崖高叠万古冰,幽涧长流千岁雪。中台宛在山中央,云是文殊旧道场。驯虎何曾避行客,伏龙犹自依空王。飞泉宛转当檐落,注入清池长不涸。镜中大可印禅心,惟见一泓开澹漠。小憩刚逢梵课馀,妙香冉冉飘衣裾。到此能令众缘息,只有夙好犹难除。摄衣馀勇更一鼓,直上莲花岭头坐。两丸日月足底生,百道烟霞腰下裹。一峰万状难具论,诸山环侍犹儿孙。置身合在最高顶,俯瞰一气浑无垠。登高倘使心不猛,奇胜何由得全领。从知万事须造巅,赖得兹游发深省。朅来幸得公务闲,闲情暂寄水石间。幽吟颇得清净理,遐赏适在清凉山。却为王程难久住,摇鞭又入红尘去。回看一片出山云,不识为霖向何处?
汴河雨後呈同行马秘书。宋代。梅尧臣。雨霁晚虹收,河堤净如扫。清阴拂人树,翠色垂流草。汉漕走王都,华言杂夷獠。时方同马生,野泊聊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