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城郭半池台,曾是香尘扑面来。
不见当时翠軿女,今年陌上又花开。
陌上花八首。宋代。晁补之。临安城郭半池台,曾是香尘扑面来。不见当时翠軿女,今年陌上又花开。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登高回乘月寻僧。唐代。戴叔伦。插鬓茱萸来未尽,共随明月下沙堆。高缁寂寂不相问,醉客无端入定来。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唐代。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山晚一作:晓)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紫凤台高,红鸾镜里,馡馡几度秋馨。黄金重,绿云轻。丹砂鬓边滴粟,翠叶玲珑烟剪成。含笑出帘,月香满袖,天雾萦身。年时花下逢迎。有游女、翩翩如五云。乱掷芳英,为簪斜朵,事事关心。长向金风,一枝在手,嗅蕊悲歌双黛颦。绕临溪树,对初弦月,露下更深。
云仙引。宋代。冯伟寿。紫凤台高,红鸾镜里,馡馡几度秋馨。黄金重,绿云轻。丹砂鬓边滴粟,翠叶玲珑烟剪成。含笑出帘,月香满袖,天雾萦身。年时花下逢迎。有游女、翩翩如五云。乱掷芳英,为簪斜朵,事事关心。长向金风,一枝在手,嗅蕊悲歌双黛颦。绕临溪树,对初弦月,露下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