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老柏霜雪里,北风烈烈偏激耳。
诵诗夜半舌入喉,饮我樽中渌醽美。
升堂辞翰愧非有,何异还家数其齿。
文章万古犹一鱼,乙丙谁能辨肠尾。
更惭颇似会稽康,欲语常遭士瑶柅。
广陵八月未足言,曾使酲醲涊然起,
安得谭如子枚子。
与李文叔夜谈。宋代。晁补之。中庭老柏霜雪里,北风烈烈偏激耳。诵诗夜半舌入喉,饮我樽中渌醽美。升堂辞翰愧非有,何异还家数其齿。文章万古犹一鱼,乙丙谁能辨肠尾。更惭颇似会稽康,欲语常遭士瑶柅。广陵八月未足言,曾使酲醲涊然起,安得谭如子枚子。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到仪真沙河阻风三首。宋代。吴芾。求退那知却冒迁,天心人意古难全。今朝行役还堪笑,下水船为上水船。
吕待制所居八咏·醉松。宋代。王炎。虬髯铁干老嶙峋,气格俨然冠剑臣。应为孤高多绝物,未妨偃蹇且全身。雪中屈折如颓玉,雨后淋漓又吐茵。抚手摩挲三叹息,世间那有独醒人。
送曾季永赴道州永明尉三首 其一。宋代。赵蕃。西昌阀阅推曾氏,夫子家居仍旧溪。我政结亭临水际,君行谁与共攀跻。
石君谁为友,雕镌就,彩凤效双飞。有侧帽狂生,绸缪古篆,曝书诗老,婉娈题词。
算占尽人间风雅事,天下太平时。三百年来,几经尘劫,依然无羔,不受磷淄。
风流子 咫社咏双凤砚拓本,曹理斋故物也。近现代。许宝蘅。石君谁为友,雕镌就,彩凤效双飞。有侧帽狂生,绸缪古篆,曝书诗老,婉娈题词。算占尽人间风雅事,天下太平时。三百年来,几经尘劫,依然无羔,不受磷淄。流传今何许,愿长伴词客,苦费吟思。留得可园,拓墨玉,研装池。任割取紫云,饶他清润,沾濡彩笔,助尔发挥。遮莫衔将红绶,归向瑶墀。
梁寺丞见示过岭新作。宋代。罗愿。凌晨登郁孤,南走韶阳道。封疆有申画,山川本怀抱。公行度塞岭,残雪故未扫。高情无南北,反谓兹山小。顷来我尝游,亦觉山媚好。前贤困远谪,我辈得幽讨。两崖瞻欲眩,数树攀且绕。想公哦新诗,千骑转林杪。衙冠候颜色,约束军声悄。韶阳古名郡,四十专城早。重华已千岁,苍石在云表。鱼龙舞幽壑,遗韵盖可考。以兹供抚玩,或可荐寿考。公馀亦时饮,未用绝芳醥。行行布恩惠,正直神所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