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文章余,幽事课伐岭。
清诗如玄酒,胡乃淡而永。
得无西堂梦,春草句弥胜。
但使田野传,何须论铭鼎。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宋代。晁补之。谢公文章余,幽事课伐岭。清诗如玄酒,胡乃淡而永。得无西堂梦,春草句弥胜。但使田野传,何须论铭鼎。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吴中舟行口号七首 其三。宋代。周紫芝。西来蕃使换毡裘,渡海风帆入帝州。醉里宫花红压帽,千年今日记千秋。
题泗州庵庵壁。宋代。盖抃。十年三上未登科,此去行期昼锦过。上党有人传预兆,梦生头角见天和。
邯郸道上书所见。元代。陈泰。马珑珑,车碌碌,古道茫茫沙扑扑。帽翻翻,袖速速,丁丁零零西番经,轧轧刺刺塞外曲。西番经,无人听,忽闻马上琵琶声,乌纱鬒发双娉婷。控以黄金勒,坐以紫文茵。有时唤驴儿,玉色微生嗔。东风日暮邯郸尘,去去共踏长安春。往来只在都门下,可笑相逢不识君。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唐代。白居易。澹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粱。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好著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
顾宁人关中书至。清代。施闰章。旧迹满西京,高谈就友生。书曾搜孔壁,诗已变秦声。多难馀身健,新编计日成。别来头并白,望远不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