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游谁继竹林贤,岘首高情自邈然。
宝刹千寻出天半,灵山三面落樽前。
梅花摘得宁烦驿,桃叶呼来不用船。
南楚何须说穷巷,且陪铃合听昆弦。
次韵李秬灵山亭宴集宠戏之句。宋代。晁补之。胜游谁继竹林贤,岘首高情自邈然。宝刹千寻出天半,灵山三面落樽前。梅花摘得宁烦驿,桃叶呼来不用船。南楚何须说穷巷,且陪铃合听昆弦。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太庙乐章·奉俎丰安之曲。宋代。周麟之。有硕其牲,登呈大房。肃展以飨,庶几迪尝。匪腯是告,我民其康。保艾尔后,垂休无疆。
卜算子。宋代。卢祖皋。双鬓晚风前,一笛秋云外。木叶飞时看好山,山亦于人耐。意到偶题诗,饮少先成醉。笑折花枝步短檐,此意无人会。
昨日晚归戏成四绝呈子之兼烦转示进道丈 其二。宋代。吕本中。卧疾江边久未回,懒随儿辈走尘埃。天公尚有馀情在,肯放梅花自在开。
问月亭。元代。张昱。何事流年逐逝波,试将此意问姮娥。到头白发几人在,爱此清光今夜多。直欲仰空援北斗,便须尽量酌天河。此怀此处不倾倒,禁得宋郎秋思何!
尝稻有怀舍弟 其二。明代。戴奎。几欲因书寄土宜,溪云山霭不堪持。力田未足输官府,念尔徒搔两鬓丝。
苏学十题 其二 玲珑石。唐代。朱长文。巨浪洗苍玉,一峰飞我前。凿开混沌窍,窥见沧浪天。洞敞延华月,岩虚生翠烟。幽轩相对久,古意日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