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计河西寻杜家,海棠空咏去年花。
烦君为谢郭少尹,欲买缠头迎犊车。
呈文潜。宋代。晁补之。无计河西寻杜家,海棠空咏去年花。烦君为谢郭少尹,欲买缠头迎犊车。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九日大风雨与黄道晦陈惟秦饮屋后小山。明代。徐熥。九日忽风雨,登高事已非。秋声繁灌木,商意薄轻衣。众壑浮青霭,千峰失翠微。小山培塿甚,吟眺亦忘归。
寄杨铁厓。明代。杨基。不见云间杨铁史,寮中七客近如何。老来诗句疏狂甚,乱后文章感慨多。长笛参差吹海凤,小琼杨柳舞天魔。春明且尽嬉游乐,莫解梁鸿《五噫歌》。先生所居名七者寮。
奉酬西川武相公晨兴赠友见示之作。唐代。窦群。碧树分晓色,宿雨弄清光。犹闻子规啼,独念一声长。眷眷轸芳思,依依寄远方。情同如兰臭,惠比返魂香。新什惊变雅,古瑟代沈湘。殷勤见知己,掩抑绕中肠。隙驷不我待,路人易相忘。孤老空许国,幽报期苍苍。
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 其七。清代。祝廷华。追想创始时,丙寅乃设社。朝政伤不纲,遗贤都在野。江上诸名流,奔轮扶大雅。小园集鸾凤,时见众仙下。或颀而长兮,有愿而秀者。杞梓与楩楠,众材集广厦。金锡暨铜铁,陶镕归大冶。荏苒几春秋,消寒与消夏。
刘寺展绣亭上,与尤延之久待京仲远不至,再。宋代。杨万里。南山十日菊,秋酌有前诺。东省三同舍,山行何用约。也後相丁宁,彼此拨忙著。清晨到刘寺,寸步辄倚薄。望君久未来,细意拣岩岳。上到展绣亭,聊复休倦脚。回览西湖天,向我怀中落。山幽人转孤,境胜情反恶。昔贤愿独往,对影谁与乐。或者欣群游,避喧那可却。我随梁溪叟,觞次饶驩谑。坐无山浦翁,谈间顿萧索。斜阳更待渠,小向灵芝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