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星台畔依红客,厌踏红尘穿紫陌。
涌金门外泛兰舟,两岸融融春水拍。
隔浦笙歌寄幽思,向阳花柳饶春色。
六桥突兀披丹青,千佛森罗眩金碧。
登临肯作怀古愁,志在云台书竹帛。
须臾饮散晚风号,却扫阴霾生桂魄。
上元后漕幕同僚二十八人会饮於西湖登千佛阁。宋代。王之道。福星台畔依红客,厌踏红尘穿紫陌。涌金门外泛兰舟,两岸融融春水拍。隔浦笙歌寄幽思,向阳花柳饶春色。六桥突兀披丹青,千佛森罗眩金碧。登临肯作怀古愁,志在云台书竹帛。须臾饮散晚风号,却扫阴霾生桂魄。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王之道。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三峰二首 其二。元代。吴全节。石径松云入步轻,垂垂空翠雨初晴。风来山阁凉如水,小倚阑干听鹿鸣。
嘉猷以诗言志故亦本予志以答之。宋代。王绅。忆昔盍簪日,念子思有为。投笔长叹息,慨然赋新诗。鸿鹄千里志,浩浩不可羁。况当盛明世,翱翔政其时。自惭鹪鹩质,栖栖恋茅茨。岂不欲高迈,明命那忍违。锦江春色暮,和风入罗衣。援瑟鼓复作,尚叹知音稀。
夏日寺中有怀。唐代。薛能。亭午四邻睡,院中唯鸟鸣。当门塞鸿去,欹枕世人情。地燥苍苔裂,天凉晚月生。归家岂不愿,辛苦未知名。
过静莲女庵。明代。何巩道。地閒茆屋似仙家,两度停车忆岁华。满院磬声翻贝叶,半空人语散天花。新秋入竹初闻雨,积□生泉晚试茶。便欲徘徊共吟赏,绿杨门外已归鸦。
哀李平父。元代。赵秉文。妙画清诗绝点尘,丹青才了已无身。钓台即是西州路,长使羊昙泪满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