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同赴饮城西,倾盖论心已恨迟。
湖海可无年少气,雪霜还有岁寒枝。
功传汗竹藏王府,诗入文弢动岛夷。
不会书生安用此,眼前睫固未曾知。
再用前韵和答。宋代。晁补之。当时同赴饮城西,倾盖论心已恨迟。湖海可无年少气,雪霜还有岁寒枝。功传汗竹藏王府,诗入文弢动岛夷。不会书生安用此,眼前睫固未曾知。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山庄即事。明代。贺一弘。苍岩碧涧白沙田,黄竹矶头小洞天。鸟隐晴林歌自在,犊归晚野剧争先。江山望处浑成画,风月呼来不用钱。茅屋荆扉云树里,更堪投谒醉时眠。
中秋夜玄云蔽月行。宋代。李新。惆怅中秋不见月,太阴垂云兔藏窟。我欲上天扫玄云,桂露团团渍冰阙。中天放出千里光,层楼翠阁遥相望。一盃盃重相劝,今年赏汝中秋愿。上天高高末由到,玄云愈浓不可扫。空庭蜡炬落寒花,宫裘想舞秋风老。
感遇·之卅三。唐代。陈子昂。金鼎合神丹。世人将见欺。飞飞骑羊子。胡乃在峨眉。变化固幽类。芳菲能几时。疲疴苦沦世。忧痗日侵淄。眷然顾幽褐。白云空涕洟。
食河豚。宋代。周承勋。君不见楚王渡江萍如日,剖而食之甜似蜜。河魨本自食杨花,花结浮萍萍结实。又不见越王食鱠遗其馀。中流化作王馀鱼。河魨本是当年物,尚带西子胸前酥。春江摇摇波面暖,蒌蒿蒙茸芦笋短。嫩肥初破鳖裙重,腻白细挑羊脑满。嗟予二年留江城,嗜此不去迟吾行。鲈鲜便觉官可叶,雁美却得人呼卿。邻翁劝我知机早,有毒伤人如鸩鸟。世闲万事是机穽,此外伤人亦非少。我生有命悬乎天,饱死终胜饥垂涎。君看子美牛炙死,若死严武尤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