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期瑶之圃,玉英良可采。
昆仑在万里,积石更磊磈。
学经傥无用,诗礼发含琲。
丛台尚何为,袨服若烟海。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宋代。晁补之。吾期瑶之圃,玉英良可采。昆仑在万里,积石更磊磈。学经傥无用,诗礼发含琲。丛台尚何为,袨服若烟海。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又四首 其三。宋代。王称。燕支山下起秋风,饮马河边日射虹。从此玉门开不闭,欣逢南北一家同。
白莲堂。宋代。孙邦。大智西归不肯回,只今莲社喜重开。会中独有遗民在,十五年间两度来。心地白莲俱有种,要须功德水方开。因师一语千花现,人各始知来处来。
见说岷峨千古雪。都作岷峨山上石。君家右史老泉公,千金费尽勤收拾。一堂真石室。空庭更与添突兀。记当时,长编笔砚,日日云烟湿。
野老时逢山鬼泣。谁夜持山去难觅。有人依样入明光,玉阶之下岩岩立。琅玕无数碧。风流不数平原物。欲重吟,青葱玉树,须倩子云笔。
归朝欢(丁卯岁寄题眉山李参政石林)。宋代。辛弃疾。见说岷峨千古雪。都作岷峨山上石。君家右史老泉公,千金费尽勤收拾。一堂真石室。空庭更与添突兀。记当时,长编笔砚,日日云烟湿。野老时逢山鬼泣。谁夜持山去难觅。有人依样入明光,玉阶之下岩岩立。琅玕无数碧。风流不数平原物。欲重吟,青葱玉树,须倩子云笔。
毗陵道中。唐代。唐彦谦。百年只有百清明,狼狈今年又避兵。烟火谁开寒食禁,簪裾那复丽人行。禾麻地废生边气,草木春寒起战声。渺渺飞鸿天断处,古来还是阖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