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泊与谁同,来从古木中。
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
梦泽吞楚大,闽山厄海丛。
此时樯底水,涛起屈原通。
寄朱锡珪。唐代。贾岛。远泊与谁同,来从古木中。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梦泽吞楚大,闽山厄海丛。此时樯底水,涛起屈原通。
和谁一起漂泊,向来都是在古树中。在长江一带人们常月下垂钓,空旷的原野火点燃了风。
江南一带吞掉了楚国的一大片,闽山在大海从中。这时的帆船已经在水底了,波涛传达了屈原的意思。
古木:古树。
旷野:空旷的原野。
梦泽:楚地有云、梦二泽,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今洞庭湖一带。
樯: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引申为帆船或帆。
贾岛人称“诗囚”又被称为“诗奴”,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他惟喜作诗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文章提及的朱锡珪无相关记载。
《寄朱锡珪》这首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五言律诗之一。
贾岛出生于平民家庭,门第寒微。所以他早年行事率不可考。传说他30岁前曾数次应举,都不得志。失意之余,又迫于生计,只好栖身佛门为僧,取法名无本。贫困的家庭景况,枯寂的禅房生活,养成他孤僻冷漠而内向的性格,耽幽爱奇,淡于荣利,喜怒鲜形于色,世事颇少萦怀。但他仍酷爱吟诗,常常为构思佳句而忘乎所以,“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贾岛也因此被视为唐代苦吟诗人的典型。
文中“钓”、“烧”、“吞”、“厄”等字足以看出其字句上下工夫。
“烧”字表现了在诗的意境营造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贾岛诗中对于燃烧状态的表现就颇能反映这种特色。
这首诗能充分体现贾岛尚意的特色,贾岛诗常从体认中来,所写之景并非盛唐诗人那种对自然或沉浸或相融的描绘,亦即贾诗在写景中少了情的因素,而采取远观的态度对所描绘的景致进行意念上的再加工,使之符合某种非凡的审美体验,使读者可以对其进行直接的审美观照,进而获得超人意表的审美感受。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贾岛。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拟九颂 其五 石林。宋代。程公许。貌棱层兮心洁贞,玉韫质兮金作声。芙蓉冠兮独立,佩宝璐兮缤纷。胡拳拳兮石友,期岁晚兮相守。瞠俗眼兮老丑,自心知兮坚久。彼平泉兮森离立,纷品第兮罗甲乙。吾何嗜兮狷介,宁与汝兮同癖。琴书兮左右,龟鹤兮前后。觌面兮峥嵘,忘言兮一笑。泰山兮非大,拳石兮非小。体无不具兮,性何不有。岩岩兮层霄,蔼肤寸兮泽九州。时卷舒兮为世,亘古今兮独超。
候仰坡不至偶成。明代。张子翼。抱病山斋坐夕曛,前林归鸟暂催群。霜天薄暮堆红叶,霞气冲寒散绮文。花径暝收藏谷雨,笛声吹断隔溪云。六壬笑问占星者,何事归骖屡误君。
险竿歌。唐代。顾况。宛陵女儿擘飞手,长竿横空上下走。已能轻险若平地,岂肯身为一家妇。宛陵将士天下雄,一下定却长稍弓。翻身挂影恣腾蹋,反绾头髻盘旋风。盘旋风,撇飞鸟;惊猿绕,树枝褭。头上打鼓不闻时,手蹉脚跌蜘蛛丝。忽雷掣断流星尾,矐睒划破蚩尤旗。若不随仙作仙女,即应嫁贼生贼儿。中丞方略通变化,外户不扃从女嫁。
别毅郎(此后三首,工部侍郎时诗)。唐代。元稹。尔爷只为一杯酒,此别那知死与生。儿有何辜才七岁,亦教儿作瘴江行。爱惜尔爷唯有我,我今憔悴望何人。伤心自比笼中鹤,翦尽翅翎愁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