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烛影,千门夜色,三五宴瑶台。舞蝶随香,飞蝉扑鬓,人自蕊宫来。太平箫鼓宸居晓,清漏玉壶催。步辇归时,绮罗生润,花上月徘徊。
忆少年令/忆少年。宋代。康与之。双龙烛影,千门夜色,三五宴瑶台。舞蝶随香,飞蝉扑鬓,人自蕊宫来。太平箫鼓宸居晓,清漏玉壶催。步辇归时,绮罗生润,花上月徘徊。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人,居滑州(今河南滑县)。生平未详。陶安世序其词,引与之自言:“昔在洛下,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建炎初,高宗驻扬州,与之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秦桧当国,附桧求进,为桧门下十客之一,监尚书六部门,专应制为歌词。绍兴十七年(1147),擢军器监,出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桧死,除名编管钦州。二十八年,移雷州,再移新州牢城,卒。...
康与之。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人,居滑州(今河南滑县)。生平未详。陶安世序其词,引与之自言:“昔在洛下,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建炎初,高宗驻扬州,与之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秦桧当国,附桧求进,为桧门下十客之一,监尚书六部门,专应制为歌词。绍兴十七年(1147),擢军器监,出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桧死,除名编管钦州。二十八年,移雷州,再移新州牢城,卒。
宣歙道中。宋代。杨万里。天齐玉立万孱颜,三日深行紫翠间。便是昨来千佛阁,望中见此两州山。诗家寒刮少陵骨,宫样高梳西子鬟。祗好遥看莫登览,今晨登处鬓都斑。
次韵和钱君倚同司马君实二学士见过。宋代。梅尧臣。府僚忽方驾,乃知决讼余。大尹不苛察,群吏不牵拘。尝称二三贤,助治无偏隅。新晴乘此凉,行行过我居。何以延君子,唯有满床书。何以解君颐,淡句无足娱。何以留尹久,灯烛已照涂。登车莫言远,驺从美且都。夹道行人止,按辔宁驰驱。我老焉所羡,送子立踌躇。
曾鲁公挽诗 其二。宋代。刘攽。云台存画像,毕陌想遗风。文彩阶符在,仪型岳镇空。考终方备福,言念始为忠。今日缁衣美,能明善善功。
山居春日杂吟 其三。元代。黄镇成。南北东西经乱离,閒思往事只堪悲。山中落尽梅花片,同赏春风更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