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意皆怀土,嗟君无故园。欲行须尽室,此去又他门。
静里文章好,贫来节行存。振淹知有日,倚伏岂虚言。
送张鬷嘏。宋代。李觏。人意皆怀土,嗟君无故园。欲行须尽室,此去又他门。静里文章好,贫来节行存。振淹知有日,倚伏岂虚言。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李觏。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答金仁趾 其四。清代。戴亨。大物须大勇,力用方不穷。苟以径寸莛,叩彼万石钟。所持既微弱,发响安能洪。良农无水旱,频年不辍耕。播植或鲁莽,仍复无秋成。尔我慕前修,收穫希丰赢。操狭而望奢,亦防稂莠生。
去安顺 其一。清代。颜光猷。苗女蛮童且自亲,家乡万里可怜身。黄堂自笑衷肠软,五载何曾毙一人。
和外送归里叠韵六首原韵。宋代。张淑芳。君未能归妾忍归,幽怀好共话因依。敢云儿女来时累,莫忘夫妻去日饥。梦里思量还意合,行间言语与心违。玉门关外寒威重,争奈春风到此稀。
东冶亭。宋代。马之纯。旧时只说东西冶,今日转为长短亭。无奈梅花临水白,可堪柳色向人青。十分潋滟苦难把,三叠凉谁忍听。不道离愁堆满屋,往来车马放教停。
秋日即事。宋代。邵雍。鸟声乱昼林,为谁苦驱逼。虫声乱夜庭,为谁苦劳役。嗟哉彼何短,一概无休息。借问此何长,两能忘语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