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閒荣谢已愁闻,况话三公极宠身。青史尚为今世事,朱门不是旧时人。
文章散入诸蕃口,花药留添上国春。生死交情浑易见,有谁过此为沾巾。
客有话故丁秘监京师旧宅因而伤之。宋代。李觏。等閒荣谢已愁闻,况话三公极宠身。青史尚为今世事,朱门不是旧时人。文章散入诸蕃口,花药留添上国春。生死交情浑易见,有谁过此为沾巾。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李觏。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沁园春。清代。顾贞观。残月幽辉,宿昔见之,岂其梦耶。任寒堆一枕,钿珠零落,尘萦半榻,筝柱欹斜。妾命如斯,郎行何许,裙扇留题满狭邪。鳞鸿便,莫双栖正稳,忘了天涯。也应游倦思家。料不抵,孤眠人叹嗟。向旧青绫底,频偎煖鸭,小红阑曲,遍数昏鸦。雪压霜欺,别来真个,瘦尽中庭萼绿华。谁传语,道春风多厉,强饭为佳。
兼旬不出双屐埋,翻瓢急雨天河筛。毕逋朝飞絷其翼,万顷瘴墨纷搪挨。
我家泽国畏淫潦,愁城百尺高崔嵬。那无篇帙供獭祭,蠹死不入图书堆。
丙申岁仲夏洪稚存来自毗陵访予寓斋用王荆公和王微之登高斋韵奉赠 其一。清代。贾田祖。兼旬不出双屐埋,翻瓢急雨天河筛。毕逋朝飞絷其翼,万顷瘴墨纷搪挨。我家泽国畏淫潦,愁城百尺高崔嵬。那无篇帙供獭祭,蠹死不入图书堆。索居谁怜子桑病,款关有客冲泥来。森然奇秀扑我面,一谈一笑皆快哉。忆昨官廨始识君,不须缟纻惟挥杯。手挽强弓穿七札,轧霄奇句惊九垓。看君阅世抱孤愤,三寸不律含风雷。其时列郡正枯旱,火云赪赫空天排。清秋气候似九夏,《瞻卬》有嘒明星台。忧时虮虱漫呼吁,与君烂醉怀且开。香山乐府拟属和,让君主敦吾舆台。双丸跳掷倏经岁,周南复此同欢咍。浊醪相劝尽今夕,安得有酒倾如淮。
游栖嵓寺三首 其二。元代。王恽。一径萦纡入杳冥,望川亭迥夕阳明。欲知眼界宽多少,放出秦川似掌平。
练裙带诗。宋代。韩希孟。我质本瑚琏,宗庙供频蘩。一朝婴祸难,失身戎马间。宁当血刃死,不作衽席完。汉上有王猛,江南无谢安。长号赴洪流,激烈摧心肝。宋夫有天下,坚正臣礼秉。开国百战功,每阵惟雄整。及侍周幼主,臣主常炯炯。帝曰卿北伐,山戎今有警。死狗莫系尾,此行当系颈。即日辞陛下,尽敌心欲逞。陈桥忽兵变,不得守箕颍。禅让法尧舜,民物普安静。有国三百年,仁义道驰骋。未改祖宗法,天胡肆大眚。细思天地理,中有幸不幸。天果丧中原,大似裂冠衽。君诚不独活,臣实无魏丙。失人焉得人,垂戒尝耿耿。江南无谢安,塞北有王猛。所以戎马来,飞渡巴陵境。大江限南北,今此一舴艋。本期固封疆,谁谓如画饼。烈火燎昆冈,不辩金玉矿。妾本良家子,性僻守孤梗。嫁与尚书儿,衔署紫兰省。直以才德合,不弃宿瘤瘿。初结合欢带,誓比日月昺。鸳鸯会双飞,比目愿长并。岂期金石坚,化作桑榆景。旄头势正然,蚩尤气先屏。不意风马牛,复及此燕郢。一方遭劫虏,六族死俄顷。退鹢落迅风,孤鸾吊空影。簪坚折白玉,瓶沉断青绠。一死空冥府,忧心长炳炳。意坚志不移,改邑不改井。我本瑚琏器,安肯作溺皿。志节匪转石,气噎如吞鲠。不作爝火燃,愿为死灰冷。贪生念麹蛾,乞邻羞虎穽。借此清江水,葬我全首领。皇天如有知,定作血面请。愿魂化精卫,填海使成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