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官众未许,分政且归闽。名系金闺彦,身为蕙帐人。
林泉新得主,冠履渐无尘。知足应常足,安能更问津。
送分司吴太博还乡。宋代。李觏。休官众未许,分政且归闽。名系金闺彦,身为蕙帐人。林泉新得主,冠履渐无尘。知足应常足,安能更问津。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李觏。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寿臧文刚医者父伯英翁八十。明代。曹义。有客有客栖东蒙,庞眉皓首颜如童。风流不异渭川老,矍铄宛似商山翁。少年学得卢扁术,济人利物多阴德。橘井香泉涵碧空,杏林花雾蒸春色。昨宵南极散光芒,天开华旦呈嘉祥。人生七十古来少,年登八帙尤非常。寿既高兮聿多福,阶下芝兰何簇簇。玉斝频斟寿酒香,綵衣戏舞春风馥。春风堂上列华筵,筵前称寿来群仙。丹桃满盘竟何祝,愿与龟鹤同遐年。
遣愁。明代。陶安。默守此心定,仰看孤月明。忧来多为国,老去岂偷生。将校乘时奋,乾坤有日清。新霜寒太骤,旧絮晓来轻。
熊主簿示梅花十绝诗至梅花已过因观海棠辄次其韵 其九。宋代。刘克庄。暮雨廉纤似入梅,一春花月欠攀陪。草生后圃深三尺,也道身为县令来。
题晋王大令保母帖。宋代。汤炳龙。曹娥洛神遍堪舆,保母后出争澜趋。一时耳目喜新毕,九原谁复哀意如。世人重艺不重义,每以好奇夸好事。集古金石半丰碑,逝者似为书者累。八百余载四字全,政同悬崖三百年。王畿不悟王元象,不如果也能兴邻。但道青毡故家物,肯因陵谷邻枯骨。耳孙犹尔况他人,崇韬安生何可忽。昭陵之盗犹兰亭,必无可欲乃妥灵。黄閍前车已如此,安何金蝉之墓终弗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