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失仁,行不失义。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言与仁背,行与义乖。
天且不佑,人能行哉。
有商君者,贼义残仁。
为法自弊,车分其身。
始知行义修仁者,便是延年益寿人。
言行吟。宋代。邵雍。言不失仁,行不失义。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言与仁背,行与义乖。天且不佑,人能行哉。有商君者,贼义残仁。为法自弊,车分其身。始知行义修仁者,便是延年益寿人。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我所嗟者夜雨寒,鹡鸰飞飞毛羽单。譬彼荆树枝不完,天各一方气骨珊。
顾子远离增悲酸,岁岁相看明月团。倘其慰我加盘餐,无使长歌行路难。
四嗟诗别弟也邃夫如南雍其兄送之江上不能独归而作 其二。明代。罗洪先。我所嗟者夜雨寒,鹡鸰飞飞毛羽单。譬彼荆树枝不完,天各一方气骨珊。顾子远离增悲酸,岁岁相看明月团。倘其慰我加盘餐,无使长歌行路难。
岐亭五首。宋代。苏轼。酸酒如虀汤,甜酒如蜜汁。三年黄州城,饮酒但饮湿。我如更拣择,一醉岂易得。几思压茅柴,禁网日夜急。西邻椎瓮盎,醉倒猪与鸭。君家大如掌,破屋无遮幂。何从得此酒,冷面妒君赤。定应好事人,千石供李白。为君三日醉,蓬发不暇帻。夜深欲踰垣,卧想春瓮泣。君奴亦笑我,鬓齿行秃缺。三年已四至,岁岁遭恶客。人生几两屐,莫厌频来集。
乘凉凤凰山。明代。释今辩。古观新庵咫尺间,清风何处意相关。东林白业原无累,北郭黄冠亦自閒。一派松山青突兀,半边烟水碧潺湲。物情变幻谁长短,台榭依然凤不还。
方叔再用前韵约同赋。宋代。陈文蔚。坐谈冰雪满怀秋,珍重余君学素优。每有诗情并酒兴,为平月恨与花愁。支颐万事从渠变,拂榻今宵为我留。何处青山堪卜筑,约君归种菊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