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算人间千万事,皆输花底共开颜。芳菲大率一春内,烂漫都无十日间。
亦恐忧愁为龃龉,更防风雨作艰难。莫教此后成遗恨,把火樽前尚可攀。
惜芳菲。宋代。邵雍。细算人间千万事,皆输花底共开颜。芳菲大率一春内,烂漫都无十日间。亦恐忧愁为龃龉,更防风雨作艰难。莫教此后成遗恨,把火樽前尚可攀。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唐书十六首 其十 杨贵妃传。明代。郑学醇。露湿烟生芳草萋,翠华遥拂蜀山低。可怜山下花如锦,空有春魂逐燕西。
次林茂之韵二首 其一。明代。释函可。数间茅屋水东涯,四海为家不当家。钵底已无兼宿食,篱边犹忆隔年花。典型独喜先生在,风雅徒令异代誇。自笑僧贫远行脚,担头犹有旧袈裟。
秋日田父辞二首。宋代。高翥。啄黍黄杂没骨肥,绕篱绿橘缀枝垂。新酿酒,旋裁衣,正是昏男嫁女时。
答沈嘉则 其一。明代。王世贞。风流翻入步虚词,南国人称沈亚之。不信缑山辛苦意,只言笙鹤便相随。
静海寺。清代。潘德舆。龙江烟水秋茫茫,静海寺外千帆樯。眼前江水等一勺,寺僧为我谈西洋。荷兰真腊久入贡,雄心未餍明文皇。刑余之臣佐远驭,戈船直指西南荒。从行白骨掷海岸,九死归来头亦霜。大共小球侈王会,明珠犀象盈归装。奇珍钜万不暇数,龙骧万斛堆沈香。请看入门第一殿,以香为柱香为梁。游人传诵五百载,手摩鼻嗅怜芬芳。稽首净土信香国,此公所到真天堂。我闻僧语色不许,喜功好大无纯王。穆满瑶池不足信,《春秋外传》讥白狼。史公微文大宛传,张骞广利谋非臧。何况魁柄假阍寺,远人不来专出疆。千寻梁栋足瞻仰,万人汗血谁怜伤。更看铜鼎万钧重,雷纹古篆追周商。洪熙元祀郑和造,益知货宝归貂珰。委鬼逆焰屋明社,永乐作俑堕乾纲。兵部册籍可一炬,良臣卓识邦家不。语僧勿祀马三保,读史吾钦刘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