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乌西去水东流,今古推移几度秋。
四面远山长敛黛,不知终日为谁愁。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宋代。邵雍。阳乌西去水东流,今古推移几度秋。四面远山长敛黛,不知终日为谁愁。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送福同年复宰关中。清代。黄文琛。君居巷南我巷北,三年不识思颜色。古槐花寺始逢君,快然所见溢所闻。座中无限青云客,与我并坐情相亲。叹息鲁国一杯水,大鱼泼剌赤其尾。三揖一辞了无难,古来贤者类如此。烟鸿哀叫秦云秋,桑柏彫悴使人愁。天了临轩简良宰,严程赴陇不我留。曾迟别速伤如何,感君执袂情独多。我怀径敢向君告,莫以前非悔年少。好风吹送来晚歌,我为苍生向西笑。
感秋 其十三。明代。林鸿。大块覆群迷,畴能会其妙。狂夫每如醉,至人独先觉。草木养气体,金石驻精魂。多岐但驱车,孰踵玄玄门。汉武志三岛,秦皇穷八垠。焉知淡泊水,可沃灵台焚。
简西岩老人 其二。清代。沈曾植。炎宵无寐梦无家,强倚棂轩待曙霞。病眼观空增矘䁳,文心失侣不雄夸。飞来白鹄传书简,想见苍龙泼茗花。独乐襟期随地在,吟怀应为晚凉加。
夏日七首。宋代。张耒。两架酴醾侧覆檐,夏条交映渐多添。春归花落君无恨,一架清阴恰满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