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笑又堪嗟,人生果若何。
宜将万端事,都入一声歌。
世态逾翻掌,年光剧逝波。
静中真气味,所得不胜多。
偶书。宋代。邵雍。堪笑又堪嗟,人生果若何。宜将万端事,都入一声歌。世态逾翻掌,年光剧逝波。静中真气味,所得不胜多。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谢方石以祖母旌门有作次韵。明代。邵宝。怀清台倚海天遥,台上风吹宿瘴消。云汉章回联北极,山川光被表南条。宁无乡里评如史,信有闺门礼似朝。白发贤孙拜恩地,贞魂应亦望层霄。
鹡鴒。宋代。连文凤。朝兮呼相食,莫兮呼相集。行行水之湄,止止原之隰。行止相与言,慎勿罗纲入。君看禽鸟心,犹念在原息。嗟哉郑氏子,糊口不自给。
喜喻凫至。唐代。姚合。欲出心还懒,闲吟绕寝床。道书虫食尽,酒律客偷将。愁至为多病,贫来减得狂。见君何所似,如热得清凉。
题王麓台山村扇面。清代。姚鼐。谷口停舟傍石林,幽人犹隔几重岑。濛濛山气将为雨,待长溪流二尺深。
凤凰台。宋代。华镇。昔吟太白凤凰诗,此日登临认故墟。丹穴好音今寂寞,碧梧秋叶晚萧疏。访寻池苑无陈迹,指顾江山似旧书。流影逝波何足恨,且听天籁响虚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