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越亡吴计已行,论功何物赏倾城?
西施亦有弓藏惧,不独鸱夷变姓名。
一舸。清代。吴伟业。霸越亡吴计已行,论功何物赏倾城?西施亦有弓藏惧,不独鸱夷变姓名。
历代咏西施的诗,或将她视为以色媚主,使吴王招致亡国杀身之祸的“尤物”,或将她视为灭吴的第一功臣。这首诗却别出新意,揭露了统治者擅权负义的丑恶行径,称颂了西施的远见卓识。据《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被俘后,范蠡用美人计,献西施于吴王,让吴王放越王回国,并使吴王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得以灭吴,重建霸业。
首句“计已行”三字,肯定了这一策略已获成功。毫无疑问,西施在实现“霸越亡吴”的谋略方面功不可没,越国对她本该论功行赏。
第二句诗也肯定了西施的功绩,同时又故意设问启人深思:她究竟该得到何种奖赏呢?这一问,使诗显出了曲折,也在读者脑海中掀起了波澜。
第三、四两句回答了这一问题,同时也点了题。“西施为越苎萝村西鬻薪之女”,传说勾践携西施归越后,越王夫人暗中派人将她沉尸江底,一说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诗人更相信后说。为什么呢?“西施亦有弓藏惧”一句,可谓独具慧眼,一语破的。“亦有”与下句的“不独”互文对照,更说明在诗人看来,西施是一位聪慧过人的女子,当她牺牲自身拯救了沦亡的祖国后,必然会像范蠡一样具有先见之明,洞察越王的奸恶,也必然会怀着与范蠡一样的“弓藏惧”作出变名易姓、浪迹江湖的抉择,以免功高震主,成为统治者权力私欲的受害者。这首诗突破了封建统治阶级女人误国的“祸水”观,史识深刻,感慨深婉,行文曲折,体现出“指事类情,又宛转如意”(赵翼)的艺术特色。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金缕曲 题黄仲则悔存词后即用集中韵。清代。张祥河。我醉悲歌放。哭青枫、猿啼昌谷,秋坟相望。愁共落红流到海,海水将愁比量。但孤燕、归来惆怅。明月江南清绝地,算梅花、合殉诗人葬。香不死,夜魂荡。半生意气淩霄上。赋金荃,少存壮悔,几多情况。碧血千年终化土,留得狂名无恙。怆风雨、当时门巷。紫府而今听按曲,碎珊瑚、十丈云罗帐。吹竹裂,七星响。
送高集中赴漳浦宰。宋代。张元干。三年乌石僧房居,忍饥待次真臞儒。有意载酒问奇字,无事闭门抄异书。一行作吏去漳水,敛版趋廊参刺史。胸中豪气半销磨,销觉风波生眼底。高郎高郎君莫嗔,举世未有如君贫。毁官不复谒时宰,老大甘为行路人。君今业已临民社,办取催科时下下。不然彭泽归去来。簿领笞榜何为哉。男儿策动有时节,家世况自图云台。
【双调】清江引 张子坚席上。元代。张可久。张子坚席上云林隐居人未知,且把柴门闭。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游仙梦成莺唤起。湖上去年香梅花带雪,赛到孤山社。酒从村店赊,船问邻僧借,梅花又开忙去也。春晚平安信来刚半纸,几对鸳鸯字。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
友雅堂为省亭宗侯题 其二。明代。王世贞。大雅久不作,知君夙尚深。屏除阿堵物,清得刹那心。有地非金埒,无弦祗素琴。正平未牢落,北海晚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