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唐代。李贺。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寒冬腊月里,草根也发甜,
京城道路上,白雪撒如盐。
不知自己嘴,是硬还是软,
就是碰蒺藜,也要去吞衔。
腊月:农历十二月。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雪似盐:《世说新语·言语》:“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蒺藜:植物名,实有刺。
李贺《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共二十三首。这是第二首。这首诗通过骏马在寒冬腊月里无草可食,饥肠辘辘,只能到白雪覆盖的土里寻找草根,这时连草根都变成了甜的,就算是碰到了带刺的蒺藜,也要把它吃掉。此诗表现了有志之士的穷苦困顿的遭遇和倔强不屈的性格。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贺。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行香子 咏柳。清代。张玉珍。渡口桥边。陌上楼前。碧参差、弄影堪怜。并刀裁出,二月春天。看也宜风,也宜雨,也宜烟。高飏秋千。低拂吟船。最销魂、折赠离筵。灵和殿里,别样争妍。看几回斜,几回起,几回眠。
段太尉秀实。清代。张晋。殿前戎服对源休,一击惊看面血流。岂有武人能办此,即无逸事亦千秋。追兵倒用司农印,植槊高悬悍卒头。梁上大绫三百疋,尘封依旧未曾收。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 其五。明代。文徵明。春风吹鬓思悠悠,来上弥罗百尺楼。城郭万家尘似海,祗应高处不知愁。
哭山中友人。唐代。张籍。入云遥便哭,山友隔今生。绕墓招魂魄,镌岩记姓名。犬因无主善,鹤为见人鸣。长说能尸解,多应别路行。
春日苦雨二首 其二。宋代。俞德邻。日日盲风怪雨间,百花憔悴委蓁菅。鲛人停杼疑翻海,河伯移宫欲近山。裹饭有谁来问病,挑灯老我独愁颜。九畴何日重浮洛,川锁支祁鼎铸奸。
以丹桂五枝芳分韵得五字。元代。顾瑛。南州孟秋月,维日二十五。回风吹层霄,飞云过疏雨。客从金华来,款曲置樽俎。况有匡庐仙,貌古心亦古。襟期事萧散,笑傲忘宾主。哀弦发秦声,修眉善胡舞。秋辉能娱人,夜色满庭户。翛翛风叶鸣,泫泫露花吐。春波杯中月,不照坟上土。缅怀琦龙门,扁舟下南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