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丧乱余,归来复何有。
邻人虽喜在,忧悴成老叟。
为言寇来时,白刃穿田亩。
惊忙不知路,夜踏人尸走。
屋庐成飞烟,囊橐无暇取。
匹夫快恩仇,王法谁为守。
艰难历冬夏,迁徙遍林薮。
深虞逻寇知,儿啼扼其口。
树皮为衣裳,树根作粮糗。
还家生理尽,黑瘦面如狗。
语翁翁勿悲,祸福较长久。
东家红巾郎,长大好身手。
荒荒战场中,头白骨先朽。
论俗十二首。宋代。刘子翚。故园丧乱余,归来复何有。邻人虽喜在,忧悴成老叟。为言寇来时,白刃穿田亩。惊忙不知路,夜踏人尸走。屋庐成飞烟,囊橐无暇取。匹夫快恩仇,王法谁为守。艰难历冬夏,迁徙遍林薮。深虞逻寇知,儿啼扼其口。树皮为衣裳,树根作粮糗。还家生理尽,黑瘦面如狗。语翁翁勿悲,祸福较长久。东家红巾郎,长大好身手。荒荒战场中,头白骨先朽。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刘子翚。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江程才隔一牛鸣,人事参差奈此行。枉把青山来作梦,孤他白石上题名。
花间废巷查遗迹,雪后崩崖战水声。到日天台应寄讯,讲堂久矣待袁生。
期苏潜夫游玉泉竟月不至及至而余复以大人病疮归于其行也诗以讯之。明代。袁宏道。江程才隔一牛鸣,人事参差奈此行。枉把青山来作梦,孤他白石上题名。花间废巷查遗迹,雪后崩崖战水声。到日天台应寄讯,讲堂久矣待袁生。
邓尉山房。明代。周伦。行看一水来天目,坐见千峰涌太湖。啼鸟不知游客至,闭关惟有定僧孤。镜中水月俱清寂,象外烟云乍有无。胜地久怀来较晚,买山真欲辨青蚨。
东坡引(癸巳豫章)。宋代。赵师侠。飞花红不聚。都因夜来雨。枝头冷落情如许。东风谁是主。看看满地,堆却香絮。但目断、章台路。残英剩蕊留春住。春归何处去。春归何处去。
挽大姊。近现代。陈独秀。兄弟凡四人,惟余为少焉。长兄殁辽东,二年共和前。二姊老故乡,死已逾廿年。大姊今又亡,微身且苟延。大姊幼勤谨,祖父所爱怜。及长适吴门,事姑姑称贤。相夫营市贾,勤俭意拳拳。夫亡教子女,商读差比肩。余壮志四方,所亲常别离。抗战军事起,避寇群西移。率家奔汉皋,姊颜犹未衰。卅年未见姊,见姊在危颠。相将就蜀道,欢聚忘百罹。卜居江津城,且喜常相随。诸甥善营贾,市利可撑持。姊性习勤俭,老益戒怠侈。纨素不被体,兼味素所訾。家人奉甘旨,尽食孙与儿。强之拒不纳,作色相争持。针帚恒在手,巨细无张弛。如何操奇赢,日夕心与驰。生存为后人,信念不可移。肥甘既失养,身心复交疲。行年六十九,一病遂不支。今春还山居,余病静是宜。姊意愿偕往,临行复迟疑。送我西廊外,木立无言辞。依依不忍去,怅怅若有思。骨肉生死别,即此俄顷时。当时未警觉,至今苦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