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京都元夕。金朝。元好问。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元宵节时,到处都能碰到女人们穿着盛装,化着美好的妆容来看灯;小孩子们则在街道上欢闹着。
我这个穿朴素长衫的读书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赏灯猜谜。
京都:指汴京。今属河南开封。
元夕:元宵,正月十五日晚上。
袨(xuàn)服:盛服,艳服,漂亮的衣服。
华妆:华贵的妆容。
着处:到处。
闹:玩耍嬉闹。
长衫:读书人多穿着长衫。
何为:为何,做什么。
金哀宗正大二年,即公元1225年,当时诗人家住登封县,他自己在汴京任国史院编修官,来往于汴京与登封之间。这年他在汴京度元夕,看到元夕之时京都的繁华,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林从龙.元好问和他的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08:23
2、邓绍基 周秀才 侯光复.中国古代十大词人精品全集:元好问:大连出版社,1998.03:290
开头两句写京都元夕的热闹场面,\"袨服华妆\",写出了游人们穿着鲜明华丽,”六街灯火“写出了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的景象,前两句用元夕日,街上的人们的装束和举动反衬了汴京一派繁华、升平的气象,也为下文诗人这个穿着长衫的读书人都外出游玩,沉醉在游人的欢声笑语,抒发情感作铺垫。
而三句一转,用“长衫”对“炫服华妆”,写到自己竟然也随游人追欢逐乐。一个隐晦的发问,包含着辛酸的自嘲,严峻的自责,同时也是对前面所铺叙的场景的否定。表现了诗人对此时金朝的偏安处境的嘲讽,也表达了对繁华背后危机的担忧。
此诗展现了游人在元宵节游玩的景象,写出了元夕夜的盛世繁华,手法上,用乐景抒哀愤之情,长衫和炫服华妆的对比,含蓄动人,意味深长。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胭脂井吊张丽华。清代。陈作霖。春江花月南朝冷,床下军书报边警。狎客欢筵未及终,镜明照彻山河影。台城古井苔花红,临春结绮楼皆空。君王妃子甘同梦,尘飞不到潜龙宫。国亡难备牵羊礼,碧血凝膏谁为洗。美人至竟不负君,未共宣华人晋邸。
奉制赋灵谷寺住持浚天渊三首 其一。明代。释宗泐。圣朝新建钟山寺,此日禅翁奉诏居。云汉载瞻仙阙近,山林大启法筵初。世缘随顺心无著,静地重修趣有馀。万籁不生钟鼓寂,一堂松月夜窗虚。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五。宋代。梅尧臣。参天朱阁峻,拂地柳条垂。太液绿波涨,建章春漏迟。长人执兵立,小竖插花嬉。但只逢人说,无由预此时。
上已华光殿诗。南北朝。沈约。于维盛世即轩妫。朝酆宴镐复在斯。朝光灼烁映兰池。春风婉转入细枝。时莺顾慕声合离。轻波微动漾羽巵。河宗海若生蛟螭。浮梁径度跨回漪。朱颜始洽景将移。安得壮士驻奔曦。
小憩湘江。明代。张家玉。小憩依丹壑,萧骚别洞天。枫林疏落雁,萝径乱呼蝉。客路馀千里,乡心还半年。前津望不极,迢递隔湘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