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定二仪。
清浊如以形。
三光照八极。
天道甚着明。
为人立君长。
欲以遂其生。
行仁章以瑞。
变故诫骄盈。
神高而听卑。
报若响应声。
明主敬细微。
三季瞢天经。
二皇称至化。
盛哉唐虞庭。
禹汤继厥德。
周亦致太平。
在昔怀帝京。
日昃不敢宁。
济济在公朝。
万载驰其名。
惟汉行。两汉。曹植。太极定二仪。清浊如以形。三光照八极。天道甚着明。为人立君长。欲以遂其生。行仁章以瑞。变故诫骄盈。神高而听卑。报若响应声。明主敬细微。三季瞢天经。二皇称至化。盛哉唐虞庭。禹汤继厥德。周亦致太平。在昔怀帝京。日昃不敢宁。济济在公朝。万载驰其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曹植。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病中三偈。宋代。范成大。扰扰随流无定期,波停浪息始应知。一尘不偶同归处,四海无亲独步时。苦相打通俱入妙,病缘才入更何疑。霜清木落千山露,笑杀东风叶满枝。
对菊。明代。释函可。河东一老翁,赠我菊一枝。一枝四五花,众叶亦纷披。沃以石泉水,培以高冈泥。当此草木枯,孤生无乃奇。春露既无分,秋霜安可辞。负性宁或殊,存心良独希。城中多嚣尘,对酒亦非宜。所以避名园,并不羡东篱。独爱山中人,相向共茆茨。本无堪俗赏,非自宝幽姿。日夕幸无营,寂然淡共持。
泊姑苏凭汇亭候同行不至。宋代。陈渊。扁舟系岸五六日,草屦绕亭千百回。欲行无计住不可,梦想万事心如摧。燕雀飞鸣意自适,翩翩檐外相往来。乃知荆棘殊不恶,培风万里真劳哉。
哭亡侄孙士铨。清代。汪嫈。三岁抚汝大,十八弃我去。经年泪眼枯,魂魄归何处。汝母托我日,跪床泣告语。侄妇死如归,伤心惟稚孺。侄身当中年,妇死必再娶。悯子饥且寒,莫免芦花絮。成立岂易言,不肖尤堪惧。怆绝辞未终,双手亲交付。■我忍泪听,抱汝曲劝谕。一痛忽剪决,生死判急遽。抚汝从兹始,性命相依附。到今十五年,苦心向谁诉。冻馁固可虞,温饱益增虑。疴痒最关怀,焦劳夜复曙。曾记一医来,目我为乳妪。四岁教识字,解诵唐人句。送汝入塾中,督责不汝恕。恐汝德不修,恐汝学不裕。历择名师从,璞质勤磨铝。喜汝尚好学,光阴弗自误。学业渐可观,长者咸称誉。勉然品行修,立身得依据。爱敬根性天,事叔如事父。谓叔性豪侠,轻财略无度。负累日益深,积重病成痼。胡不归里闾,资斧从容措。侄善事大母,叔无忧内顾。门内百事宜,未可倚厕庶。万一值艰难,吾师堪借箸。汝叔闻汝言,意决任驰骛。去去倏两年,家书盈尺素。师教汝秉承,读书明世务。家事无钜纤,若马能驾驭。一一体我心,假手挥仆御。叔母爱汝挚,恩慈多煦煦。叔父寄书来,称汝有才具。云儿年卅六,得子望虚屡。侄辈幸得人,吾家本根固。我阅汝叔信,悚然增觉寤。慎重加汝餐,汝好希光祚。胡天不右汝,一病即物故。悲哉我何堪,惊怆瞥僵仆。祸及太无端,痛哭将天吁。我自究我心,何事干天怒。即论汝为人,亦应得天助。年少笃天伦,醇悫本畀赋。处事虽精明,浑厚随■寓。往往律己严,待人气和煦。古谊交朋侪,肝胆每倾吐。岂无富家子,膏粱与纨裤。媮薄无性情,汝心最深恶。天真汝未漓,见义力争赴。先达与乡贤,见汝翻忻慕。依依我膝前,相离未寸步。祷我寿而康,晨昏香一炷。偶逢我疾作,汝心辄惊怖。汤药汝亲尝,悉心为调护。侍奉竭欢娱,片言莫我忤。诣力进竿头,经史渐镕铸。指顾青云霄,毛丰卜腾翥。意此鑫席才,应到玉堂署。祖德扬清风,君恩承湛露。而我衰迈年,绵弱难吹呴。得见汝成名,我志聊堪足。今乃大不然,逆境来错愕。匪云天作孽,于事何抵捂。明知冥漠中,修短关定数。奈我心枯寂,兀坐若泥塑。往事一回首,默然神瞿瞿。汝父久赋閒,守株空待兔。更抱西河痛,岂复有生趣。汝叔犹远游,飘零悲客路。望汝心殷殷,那堪闻此讣。痛汝盼叔归,病中神远注。叔归汝长逝,一散遂难聚。日夕恸不忘,涕泪无所住。六洲三岛间,闻有返魂树。汝魂招不来,我目已如瞀。古寺风潇潇,灵輀且安厝。期汝送我死,今反展汝墓。问天天无言,此理终不悟。
反禽言二首 其一。宋代。赵蕃。雨后翛然欲变秋,意捐絺绤揽衣裘。林间脱裤催人急,时有炎凉底过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