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张眼,我视明明。
众人开口,我笑泠泠。
百姓不我知,我与同醉醒。
惟有北庵李家老,足智解语通人情。
恐物盗我本真处,劝我闭口藏眼睛。
翁意我甚愧,我语翁亦听。
万物不是贼,我家门畜停。
我劝李老莫忧惊,诈称强盗国有刑,
太守行令当不轻。
答李先生。宋代。韩维。众人张眼,我视明明。众人开口,我笑泠泠。百姓不我知,我与同醉醒。惟有北庵李家老,足智解语通人情。恐物盗我本真处,劝我闭口藏眼睛。翁意我甚愧,我语翁亦听。万物不是贼,我家门畜停。我劝李老莫忧惊,诈称强盗国有刑,太守行令当不轻。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清平乐 题高颖生环翠楼图。清代。朱祖谋。傍家亭沼。倚杖容舒啸。天与围屏新画稿。换了几番残照。廿年旧梦青墩。荷花也是君恩。一觉江空岁晚,山中自有閒云。
子恭凌君仲冬回冷校居讲下醵杯以慰岑寂杯馀偶成。元代。舒頔。有客美髯子,飘飘双溪来。手持青芙蓉,笑索梅花开。语寄宣城谢,句咏都官梅。日南见子日,征途雪皑皑。一官勿谓冷,官热非其才。吾道欣有托,愿言且徘徊。将何慰岑寂,时供陈尊罍。
送徐圣可十首 其八。唐代。王质。东望苕溪想月卿,尚怀泉石养精神。倘于归雁亭边见,为道阳关有故人。
暂见烟尘息传车,羁人犹恋旧京华。蹉跎寒雨登高客,暗淡空斋应节花。
纾难万方时有待,思乡九日愿徒奢。今年又减簪萸侣,阅尽团沙是酒家。
重九雨雪同人约江亭登高广和居小集余因病未至分韵赋诗得家字。清代。夏孙桐。暂见烟尘息传车,羁人犹恋旧京华。蹉跎寒雨登高客,暗淡空斋应节花。纾难万方时有待,思乡九日愿徒奢。今年又减簪萸侣,阅尽团沙是酒家。
寄祝张翁源泰亭二首 其二。清代。陈恭尹。衰颓久矣绝逢迎,卜得山居却带城。方讶里中惊驷马,岂知门外驻干旌。雄谈入座师资见,玉树临风意气生。多谢文章枉相属,江淹才尽老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