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身荣大耋年,高怀先到碧嵩前。牙兵不用驱双节,神物应须护两舷。
锦段已传佳句丽,丝头无复世情牵。华颠学士聆风喜,归思如今已浩然。
和子华兄清洛阻风。宋代。韩维。将相身荣大耋年,高怀先到碧嵩前。牙兵不用驱双节,神物应须护两舷。锦段已传佳句丽,丝头无复世情牵。华颠学士聆风喜,归思如今已浩然。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十五夜玩月同所知。明代。王廷陈。南楼频迟客,西囿复张筵。赏属清宵厌,心从碧汉悬。玉轮光始满,纨扇影初圆。竟夕浑忘寐,斜晖益可怜。
照水梅。宋代。杨公远。梢横鹤膝小池东,几点疎花冷淡中。自是蓝妆匀未了,故抬粉面对青铜。
夜笛词。唐代。施肩吾。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
古朴树歌。明代。张羽。山前古木不知年,婆娑黛色上参天。霜柯反足斗龙虎,偃盖倒影鸣蜩蝉。绿叶参差有生意,中间孔穴萃虫蚁。上枝杳杳横苍云,下根落落穿厚地。树傍古庙祀土神,人来酹酒浇树根。但愿神灵长血食,树木与人终古存。村中老人长孙子,自言此树多年纪。忆作儿童上树时,今见根柯已如此。曾经丧乱见太平,几遇斧斤还不死。山僧爱此来诛茅,盘郁苍翠当檐拗。待余六月携床至,卧听南风鸣海涛。
重移村居既北复南未返吾庐慨然兴叹。明代。陈子升。桑梓依依历草茅,故园应为长蟏蛸。望穷北渚湘兰种,拣尽南枝越鸟巢。淮海岂同公路浦,辋川新有孟城坳。柴门几处秋萧瑟,后夜行吟月下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