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绕高林尽,舟篷出近湾。
鸟啼青竹影,人对绿波间。
野色平当坐,春愁巧作颜。
已知湖榭近,飞絮落班班。
清明北园泛池舟中作。宋代。韩维。路绕高林尽,舟篷出近湾。鸟啼青竹影,人对绿波间。野色平当坐,春愁巧作颜。已知湖榭近,飞絮落班班。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饯燕 其二。宋代。释居简。歌楼经雨损花枝,魂断无情白傅诗。不啄阿京坟上土,地遒天老总愁思。
赠听声上官术士。宋代。李流谦。造化秘密藏,凝然大狙宅。操纵掌握间,殆似不容测。惟人号最灵,研穷深探赜。支干究生旺,更以形骸索。摸骨与听声,个中更奇特。无烦觌面知,祸福悉已白。至理非口传,妙处从心得。官君持此术,行尽山水国。所历多巧中,一醉天地窄。只今天下士,何啻累千百。纷纷肉食鄙,正须囊锥客。仆仆尘埃中,岂无凤毛翮。勿以朝野殊,穷通理不隔。上方劳梦想,胡弗为指摘。致君尧舜上,尔术光史册。若共俗人言,怀抱真可惜。
六君子篇。清代。范当世。结交少年场,结交何凄凉。乃知分吾友,晚得殊未央。吴公一推荐,飘忽来成行。甫也岸然挚,白也疏而长。相如还自喜,马迁若有亡。哀哀扬子云,鬓上千年霜。安知苦辛业,至今惨不光。座中后来者,拜倒韩侍郎。此人孟氏徒,配公在师旁。杜公忽然叹,丈人何必伤。若论在草莱,等耳谁能强。我曹挟势力,名与风尘扬。咿唔腾百口,折骨拉心肠。未若酱瓿上,犹能不受创。小子闻此语,笑翻手中觞。如公说人代,十夫九九伧。百岁甘零落,万年亦遁荒。荒落竟何味,嗜之如甘香。史公传货殖,大语真堂堂。夫子不遇赐,周流早绝粮。杨公一侯芭,何怪无腾骧。贵又不敌富,努力求奇方。九州万都会,处处鸣笙簧。美女苦不足,载妓行求倡。如此猛行乐,能无憾死丧。何为不自惜,促促如寒螀。二马杨杜韩,不语徒我望。而白顾谓我,小子无猖狂。夫子疾没世,没世即有常。努力著书去,何愁死不芳。
芭蕉雨 与张月娟姊雨夜夜话。清代。许德蘋。并坐虚窗意切。有谁来解得、同心结。一粟灯花明灭。可奈对著愁人,将愁怎说。人生浑似梦蝶。看乌兔飘瞥。只一例收场、还分别。正谁到、断肠时,惊听雨滴丛蕉,风摇片铁。
二月十七日重游洞霄宫探大涤洞天。清代。厉鹗。振衣浴罢体更轻,竹枝投石声彭觥。空山昨夜龙洗窟,雨过万壑泉纵横。山灵知我有默祷,故遣浮云散萦绕。一峰阴见一峰晴,天柱中央翠于埽。元同先生昔隐居,洞天长锁琅函书。前游日夕未曾到,恨身不得乘飙车。穿尽幽篁履苔石,惊见谽谺洞门坼。童子曾为捣药禽,桃花解笑题诗客。此中日月停两丸,想象九夏尤清寒。微明秉炬触暗壁,古灵题字来寻看。玲珑乳窦隔凡处,路接华阳不归去。有人问我洞中来,为说浮云如柳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