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关汉卿。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定寨望洋。清代。曾作霖。定军寨倚镇亭旁,放眼遥看碧水洋。赤剧村庄馀落叶,红夷海市闹斜阳。涛奔澎岛掀天动,汕绕蓬山特地长。沙鸟风帆明灭外,烟波无际感沧桑。
王门野寺 其二。清代。孙泉。破寺炉烟冷,空堂石磬闲。抱泥蜂入户,引子鸟归山。家近樵渔识,身忙鬓发斑。难忘荒碣畔,执手故人还。
送杨舒州。宋代。卫博。我昔怀军书,西行尽淮泗。是时敌方张,长江饮渴骑。憨将何一律,两地一朝弃。川原厌膏血,关山接烽燧。岿然舒子国,屹立干戈地。中有袴襦民,未可文法治。疮痍待良药,天子念循吏。谁厌承明直,雅是诗书帅。淮扬君肯薄,吾丘世寡二。正须烹鲜手,往述羡鱼意。前驱触炎热,弭节及凉吹。朝衙百吏散,闭合有余致。临州古云乐,此理敢轻议。近闻今单于,已遣朝正使。公师杜征南,郡得汉龚遂。里闾息愁叹,扞牧殆余事。政成多暇日,寄我千金字,淮鱼秋正美,灊山日空翠。匹马不作难,为公十日醉。颇见有此客,要使州人记。
入襄阳 其二。明代。顾璘。庞公爱就鹿门居,孟子愁封北阙书。此地高人多隐德,青山应笑碧油车。
玩花词。唐代。施肩吾。今朝造化使春风,开折西施面上红。竟日眼前犹不足,数株舁入寸心中。
奉赠梁司徒罢官归金陵。明代。罗洪先。功成得罢尚书奏,丹诏从知惜老臣。已长子孙留报主,欲寻行辈少归人。山中径路犹残草,江上鲈鱼且问津。不羡剡溪恩泽赐,五湖应并与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