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的是靖港古镇一只脚撑起的吊脚楼,独脚吊楼有靖港闻名的松盛馆,老板邱福田,所制空心汤圆和甜酒冲蛋远近闻名。
2、临河多吊脚楼,或矗立石上,或以木相撑,远望危危乎将倾,然历百年而不倒,足见造屋之精,架构之巧。
3、潮湿的青石古街狭窄而曲折,壮观的瀑布群倾泻而下,古老的吊脚楼民居沿崖而建,小镇就像挂在瀑布之上,千年时间过去,似乎并没有让小镇变化太多。
4、画舫靠岸,湖边的吊脚楼里莺歌燕舞,既有浓妆艳抹的女子,也有不施粉黛的佳人。
5、临河的房屋都是吊脚楼,当地民风淳朴友善,古镇内有“复兴塔”,“观音庙”等数处宗教建筑。
6、每排柱的最外一根自上而下截齐上屋基处,形成吊脚柱,“吊脚楼”因此得名。
7、站在吊脚楼上眺望,阿蓬江烟波浩渺,远山绵亘不绝。
8、随着太阳随着地平线下去,天一黑,舞台的灯光就亮起,两条探射灯射上天空,搭配着后面灯光亮化的洄澜风雨桥和沿岸的吊脚楼,整个舞台看上去是美极了。
9、当然还可观赏当地奉祭白虎,住吊脚楼,喝油茶汤,唱土家山歌,跳摆手舞等土家风情。
10、黔东南是著名的少数民族聚居地,鼓楼、风雨桥、干栏式吊脚楼、碧清的都柳江和榕江、一个个鳞次栉比的寨子,风景虽不震撼,但值得细细品味。
11、半山上也用吊脚楼形式,这形式是必须的吗?
12、吊脚楼采用全木质、古法榫卯工艺建造,建筑物中的门、窗、屏、墩、坎等构件均来自三峡地区的民居,为原汁原味的土家建筑。
13、侗家吊脚楼以杉木为柱,杉板为壁,杉皮为瓦。
14、环绕苗寨的山是青翠色的,鳞次栉比的吊脚楼安睡于群山的臂弯中。
15、冬季,注水的梯田中夹杂着一些收割禾穗后的金色糯禾稻草和一些绿色的绿肥地,连同散落于田间宁静的苗家吊脚楼,又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中国山水画。
16、章渡吊脚楼位于泾县西南章渡镇,由于房屋用木柱悬空支架在青弋江上,绵延一、二华里,所用木柱逾千根。
17、西藏珞巴族当客人到家时,主妇赶快洒水扫地,在临窗处铺熊皮或棕编坐垫,摆上长方形矮餐桌,上些常备的应急炒玉米。
18、寒生和老婆婆回到了山坡上的吊脚楼,老远就闻到了一股郁馥的酒香。
19、浑浊了上千年的朝天门码头的江水依然浑浊,潮湿阴暗了千百年的吊脚楼依然潮湿。在绿军装大行其道、人们的激情正被语录和标语调配得昂扬亢奋的一九七一年,我出生在重庆。
20、古镇上的木楼,基本是吊脚楼吊脚楼上,摆一张竹桌子,上面放一壶老鹰茶,或一罐米酒,坐在竹椅子上,就着小河送来的夹杂着青草香的风,细细地品一杯茶,轻轻地抿一口酒,那便是神仙过的日子了。
21、再来看看土家族苗族特有的吊脚楼,吊脚楼属于木结构,四周都有设计独特的楼角垂吊,刷桐油,省工省料,美观大方,成为湘西一景。
22、村里的建筑,大都为小青瓦屋面,‘木穿逗’结构的二层吊脚楼,竹编夹泥白灰粉墙。
23、吊脚楼临河而筑,茶馆里喝早茶的农民凭窗而坐,望望摇橹的农船,听听水面传来的桨橹声……这些都成了我离家进城后一份浓浓的乡愁。
24、即使在距离海边更远的地方所建造的安全住所在风暴来临时能够容纳全部有需要的人,木桩稳固的吊脚楼还是能够让人们留在海边生活的,海面升高也没关系。
25、次日醒来,才发现鳞次栉比的原来不是摩天大楼,灯光,是从依山而建破旧的捆绑吊脚楼中透出来的。
26、平缓的山坡上镶嵌着一块块粉红色的荞麦田,路边铺着碧绿的青稞地,圆木建成的围栏顺着弯弯曲曲的土路,一直通向远方的原始森林,藏式吊脚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路旁,煮奶茶的淡蓝色烟雾中,牛群、羊群时隐时现……整个氛围呈现着一种中世纪乡土意味。
27、“云桥”溯江而上,一排尚未完工的吊脚楼在江边“裸露”。
28、吊脚楼,曾是鄂西民居的标志,举目可见。
29、在建宁县最偏远的高山村,还有一些老百姓住在清代的吊脚楼里,不过接下来几天,他们都将陆陆续续搬到新居了。